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十五从军归》
这是两千多年前,两汉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民歌中描述的是,一个从军少年耄耋归家,却发现家已不在、亲人亦未存的故事。
2008年,一位从台湾寻亲归来的老人,也有着相同的境遇。
老人名叫谢春生,在2008年时,他已经有86岁的高龄了。
耄耋之年的他,不远万里跨越海峡归来,只为寻找自己失联了71年的亲人。
随着深入了解,大家不免好奇,究竟这位老人为何会前往台湾?老人最后寻到了自己牵挂了几十年的亲人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为家国而战,最后无奈与亲人离别七十载的老兵,他背后的故事。
离开故土,寄信成了奢望
时间回溯到1949年。
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一年,是值得骄傲、自豪、兴奋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中华人民的历史,彻底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可是对于谢春生老人来说,这一年,却是在他未来近一甲子时间里,备受思乡之苦的开始。
1949年的一天,一艘从广西开往台湾的的轮船上。27岁的谢春生,站在甲板上,静静的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海面,不由出了神。
“以后大家就要在台湾生活了,那里的生活条件比你们老家都好。”
回想起之前长官对他和战友们说的话,谢春生的心里,却感到一阵茫然。
台湾,台湾?是哪里?谢春生不知道。但听上级的意思,应该是个很远的地方。
“去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娘,妹妹,你们还好吗?”
当了12年兵的谢春生,也已经整整12年,没有见过家里的亲人了。
彼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一走,再归来时,会是那么的困难重重!
谢春生到了台湾,一个于他完全陌生的地方。
随后渐渐地,台湾与大陆的往来,也完全断绝了。有战友想往家乡捎个信,却发现,这早已成了一种奢望。
闲来没事时,谢春生听着战友们,真真假假地说着什么局势、政治,脑子里却经常是一片空白。
他不知道,自己该想些什么。
当年自己参军的梦想,几年前就已经实现了。现在他只想在退伍后,回家好好孝顺母亲。可家还能回去吗?
又过了几年,谢春生终于如愿离开了部队。
为了生活,他开始在台湾本地,做起了一些小生意。后来他又置办了一座小房子,算是安稳的过上了日子。
再后来,他遇见了一个女孩,和她结了婚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有妻有子,有家有产,又生在战乱年代的谢春生,按说后半辈子也该知足了。
可每当想起身在大陆、生死未卜的母亲和妹妹,谢春生的心里,却怎么也不能甘心。
他开始经常回想起,自己年少时期的事情...
生于战乱,年少丧父
1937年的谢春生,还只是一位15岁的少年。而他们一家四口,也还好好地生活在一起。
由于父母都是农民出生,在他记忆中,家里的生活,似乎一直都挺困难的。
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拉着一车自制的手工艺品,走南闯北的四处贩卖,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那一年,已经是个小大人的谢春生,和往年一样,跟着父母从老家出发,推着一车的“货物”,往江苏、上海的方向一路东行。
然而,1937年7月7号,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
日寇打了进来,一路烧杀抢掠。
生意肯定是做不了了,到处都可能发生战争的状况。这也让谢春生一家返乡的打算,很快就被掐灭了。
日寇无孔不入地扫荡,让在半路上落入流民群中的谢春生一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15岁的谢春生,亲眼目睹了,他一生都没有办法忘记的场景。
在一片茫茫血色中,父亲为了保护他们母子三人,倒在了日寇的刺刀之下。
从那一刻起,仇恨,就深深埋在了谢春生的心里。
年少志气,毅然参军
之后几天,他又听周围村子里的很多人,讲起了日寇在中国的恶行,也知道了有很多军队都在招兵,准备打仗。
想起父亲惨死的仇恨,谢春生决定自己要去参军,为父亲报仇!
然而,等他和母亲说了这个决定之后,却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反对。
“你才十几岁,身上都没几两肉,去了能干什么啊!”
“上了战场,有几个人能回来?”
“咱家就你这一个儿子,你要是回不来了,我怎么跟你爹交代。”
母亲一句又一句的哭诉,让谢春生实在无法开口反驳。可就这么不去了吗?谢春生不甘心。
当日夜里,他一晚上没有合眼,越想越觉得放不下心里这口气。
于是,趁着天色未亮,谢春生打开箱笼,随意装了几件衣服,又从灶房里拿了点干粮。
他走到院子里,朝着母亲睡觉的房间,含泪磕了几个头后,决然地跑了出去。
跑到半路,谢春生发现果然和他在村子里听说的一样,不久他就看到了一支要去打日寇的队伍。
他不知道参军有没有什么手续、流程,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小小年纪的他,只想着得找个当官的,能说了算,才能留下。
于是他瞅了半天,终于肯定其中有个人是领头的。他二话不说,闯过去就把人拦了下来,直言自己要参军。
他知道自己年纪小,担心部队可能不要他,在介绍自己年龄时,就故意报了个虚岁,说自己17了。
一个半大的小伙子,除了跟着父母外甚至都没独自出过远门,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跑到人家面前,说要参军,对方当然不可能同意。
谢春生没什么社会阅历,也完全不懂得怎么劝说别人,怎么展现自己的优势,他唯一能用的一招,就是死缠烂打。
也幸亏,那名军官是个心善的,也好脾气,竟然真的让谢春生给缠服了,把他“介绍”进了,该军的步兵队伍中。
进入部队,抗击日寇
一个多月后。
炮火连天的轰鸣声中,谢春生抱着头,冲到一个营长面前。
“一营长,团长命令坚守阵地!”
得到回复后,作为一名通讯新兵,谢春生立刻又抱着头、弯着腰,往下一个堡垒处跑去。
跑着跑着,一声呐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谢春生扭头看去,果然是又一名战友牺牲了,旁边的战士,正怒吼着他的名字。
转身回去,谢春生又继续朝着目的地跑去,这不是他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场景,而且他还有两个地方要去传讯。
灰头土脸的面孔上,一双猩红的眼睛,格外地引人注目。显然作为一名新兵,谢春生还远远无法接受,战场上随时会出现的情况。
战斗间隙,一直带着谢春生的一名通讯老兵,静静地走到他的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直低着头的谢春生,使劲擦了擦眼睛,抬头看了看对方,接过来一块干粮,沉默地吃了起来。
吃不下干粮的后果,前两天他已经感受过了。所以即使再吃不下,他还是不停地塞进了嘴巴。
之后的一天,几个老兵抱着一把枪,走到了谢春生等一众新兵面前。
手里被塞来了一支枪,如果是在一两个星期之前,谢春生一定会兴奋地跳起来,可如今的他只觉得,自己几乎要握不住它。
手里沉甸甸的重量,让谢春生意识到,即将要发生什么了。
果然当天夜里,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了。不仅是谢春生这样的新兵,就连一些受了伤的战友,只要能站起来,全都上了战场。
谢春生第一次杀了一个日寇,他很难描述在战斗中的那种感觉,他甚至来不及产生其他情绪。
他只知道周围的人都在不断地开枪,子弹上膛和射击的声音,也一直在他的耳边回荡。
这是在1937年8月中旬,上海保卫战的战场上。
谢春生所在的部队,正是“钢七军”,也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下属的第21集团军170师1016团,一个挺有“名气”的团。
当然它的“名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出自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一个小时夺回阵地;死守六天不退;以三百多人对战敌寇十倍于己的兵力,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是这个部队的功绩,也是血泪。
战斗中,代团长谢志恒,身负重伤,被日寇的炮弹炸得血肉模糊。可在牺牲前,他还在嘱咐战士们:
“一定要顽强抵抗,保护我们的祖国。”
这个场景,谢春生没有亲眼见过,但又一位团长牺牲了的消息,他还是知道了。
在这场长达四个月的战斗中,谢春生经历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亲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们,一个又一个地离开自己。
虽然作为一个新兵,部队中大多数人他还叫不上名字。
由于谢春生年纪小,作战时也时常被安排在队伍最后边,可这毕竟也是他第一次真正参加战斗。
虽然有时候也会很害怕,但想到惨死的父亲和那么多死去的同胞,满心的愤恨,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
然而,卫国之战,惨烈如斯!
由于敌我双方装备相差悬殊,大部分战士们全是全凭心中的怒火,一次又一次顶上去的。
最终我军失去了1位中将军长、4位师长、28位团长,44位营长,以及30万将士的生命代价。
但上海还是沦陷了,这也成了整个中华儿女,心中难以磨灭的痛。
谢春生所在的部队,12名团长,也只有3位活了下来。
侥幸活下来的谢春生,真正感受到了母亲口中的那句“战场上有几个人能回来”,真正的含义。
可能够手刃小鬼子,就让谢春生一点儿也不后悔自己参军的决定,即使随时可能丢了命。
可在几百公里之外,谢春生的母亲和妹妹,正时时刻刻都处在提心吊胆之中。
那天早上,起床发现儿子不见了的王秀英,一猜就知道儿子肯定是去参军了。
可人都已经走了,那么多招兵的部队,王秀英也不知该去哪里寻。
她只能日日去丈夫的墓前,请求丈夫在天之灵,保佑自己的儿子能平安回家。
经常听到一些噩耗的王秀英,总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却又没有一点办法。
对于母亲和妹妹的担心,谢春生不知道,却也大概能猜到点儿。但此时的他,已经根本顾不上想这么多了。
他又上战场了,台儿庄战役!
这是我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规模胜利的一场战役,更是一场鼓舞了谢春生,也激励了无数抗日同胞的战斗。
之后的几年里,谢春生就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中,一次又一次的转移下,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岁月流逝,时光匆匆。但对谢春生来说,八年,每一天他都觉得度日如年。
虽然谢春生没有后悔过自己当年参军的决定,但每次不打仗的时候,他却也总是难免,会牵挂起家中的母亲和妹妹。
当然,他中途也找人写过几封信回去。
但多数时候不是在打仗,就是在转移途中的他,根本不知道母亲究竟有没有收到自己寄去的信,更别提收到回信了。
抗战结束,满心欢喜等待回家
时间来到了1945年8月,已经是一个老兵的谢春生,有一天突然听到身边的战友们都开始在议论,日寇要投降了。
要投降了?胜利了?!仗终于要打完了?
听到这个消息,谢春生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但没过几天,日寇投降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谢春生终于真实地感觉到,是真的,日寇真的要被赶出去了。
和战友们一样,谢春生兴奋的和别人讨论着这个好消息,激动地表达着他心里的喜悦。
可每到夜深人静,只剩下自己独处的时候,谢春生总是想起,自己当年丢下母亲和妹妹,不告而别的愧疚。
也总是担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母女两个人过的好不好。
他的妹妹也应该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都已经要嫁人了。
谢春生在心里打算着,等过一段时间,日寇都走了,自己就去找长官申请退伍,回家孝顺母亲。
等回去了,又不打仗了,自己还可以娶个好老婆,好好过自己家的小日子了。
怀揣着这样美好的憧憬,谢春生在静静等待着机会。
日本投降的喜报,很快传遍了中国大陆的每一个角落。王秀英和女儿,当然也很快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某一日,谢春生的妹妹兴冲冲的跑回家,母亲王秀英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却听见女儿口中叫唤着:
“娘,赢了,我们打赢了,鬼子投降了。”
“什么,什么赢了。”王秀英不敢相信地追问道。
“仗打完了,娘,鬼子被打跑了,我们胜利了。”
鬼子打跑了,丈夫的仇终于报了。王秀英抱着女儿,高兴地哭了起来。
儿子谢春生当年离家的时候,女儿年纪还小,王秀英就没和她多说什么。只告诉她哥哥去当兵,打鬼子去了。
“娘,鬼子走了,哥哥是不是就快回来了?”女儿激动地朝着王秀英问道。
可听见女儿的话,王秀英的眼泪却流的更快了。
打仗啊,死了多少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甚至不知道儿子是不是还活着。
但听见女儿的话,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多了一个期盼。
从这天开始,等儿子回来,成了她后半辈子活着的最大指望。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才过了没多久,仗又要打起来了。
无奈内战,奉命退居台湾
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谢春生不了解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听部队的长官告诉他:做好准备,又要打仗了。
“还要打仗?为什么?鬼子不是已经被赶跑了吗?”谢春生心里嘀咕着。
然而此时的谢春生,毕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有一腔热血的孩子了。
又一次奔波在了战场中,望着眼前战火连天的场景,谢春生心里只冒出了一个念头:暂时又回不去了。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谢春生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梦。
他不明白,当年赫赫威名的“钢七军”,怎么沦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被人灰溜溜地赶回了老家(广西)。
之后,战斗又打响了,可他所在的部队,却彻底被打残了。
战友们死的死、残的残、散的散、跑的跑,可糊里糊涂的谢春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幸还是不幸,竟然一直好好的活了下来。
再之后,谢春生来到了台湾!
故土难离,多年寻找母妹
1949到1988年,39年过去了,谢春生也都已经是做了祖父的人了。
两岸的关系,终于有所缓和,台湾开放了大陆探亲。
谢春生的之前的一些战友和朋友,都有好几个通过有关部门,找到了自己留在大陆的亲人。
得到消息的谢春生老人,也立刻托人、托朋友,找关系,通过他所能想到的一切途径,在大陆打听,自己失散多年的妹妹和母亲。
可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大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靠这种方式找两个人,实在无异于大海捞针。
不愿意放弃的谢春生老人,就这么断断续续的找了十多年,却一直也没收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进入20世纪后,两岸之间的往来,逐渐更多了起来。
尤其为了通商往来便利,“双向对飞”的实现,似乎为谢春生老人的寻亲之路,又增添了一丝希望。
得到帮助,终了心愿
2008年,86岁的谢春生拄着拐杖,在孙儿的搀扶下,第三次坐上了通往大陆的航班。
随着近些年来,回大陆寻亲的同胞一年比一年多。我国政府,也特意为这些台湾同胞,设立了专门的求助渠道。
谢春生老人,这次就是在孙子的陪同下,来寻求帮助的。
他颤颤巍巍地向接待人员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可年岁已老的他,说话也已经不那么清楚了。
旁人甚至很难听清楚他表述的地点、名字,究竟是哪几个字。
即使如此,相关组织和爱心人士还是很快,尽可能地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展开了排查。
不得不说,谢春生老人真的很幸运。时隔71年,竟然真的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妹妹和母亲。
原来,当年谢春生不辞而别之后,他的妹妹和母亲,在原地一直等不到他的回来。
王秀英又一直不相信儿子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妹妹只能带着母亲回到了老家,也就是谢春生老人当年出生的地方。
兄妹相见的那一刻,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其实从容貌上早已很难看到年少时的影子。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们一见面,还是抱头大哭了起来。
尤其当妹妹告诉谢春生:“咱娘还在,就是起不来了”。
自己都已经行动不便的谢春生,当即就要拉着妹妹,回家看娘。
“娘,娘,儿回来了啊!”
谢春生跪在母亲床前,用含糊不清的声音,表达着一位多年未归的游子,内心深处,对老母亲无法言说的愧疚。
或许是真的听到了儿子的呼唤,本来已经昏迷、神志不清的王秀英,在儿子的呼唤声中,竟然真的慢慢睁开了眼睛。
当时已是106岁高龄的王秀英,因为病痛,早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了。
可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儿子,老人的眼睛里,霎时间淌下了两行热泪。
结语
岁月对于三位老人来说,或许真的已经足够优待了,让他们在亲人归来的那一刻,还能够睁着眼睛,看一看牵挂了一辈子的人。
毕竟在两岸相隔的那几十年里,有多少人早已经身埋黄沙,再也没有机会踏上故土,望一望思念已久的故乡。
有诗云:“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等儿子回家,是王秀英老人,苦苦坚守了一生的念想。
71年呐,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么长。
见到儿子的当天深夜,106岁的王秀英在儿女的陪伴下,于睡梦中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安详、平静,彷若心愿已了,再无牵挂。
就像文章开头那首诗描述的,“十五从军八十归”。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样的故事,又会发生过多少次呢?
战争,实在不是一个什么讨喜的事。
能与它相关联的,也总是一些流血牺牲、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样令人悲伤的字句。
每当讲到与战争相关的故事,我们总是会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和平的环境,更有一个强大且和平的祖国。
愿王秀英老人,在天堂一切安好;也愿另一个世界再无战乱,再无离别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