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记者 徐娜】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技术与设备带来新的互动关系与新的连接模式,衍生出许多新形式、新内容。人工智能正不断融入各行各业,其嫁接媒体将重新定义信息传播。
5月9日,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期间,“智媒未来——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发展”分论坛在苏州举行。来自新华社、中国传媒大学、亿欧智库等机构的业界资深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动态、新模式。
智媒新探索 :AI如何给媒体赋能?
论坛伊始,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雪嵘谈到,人工智能给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如何把握时代大势和新的媒体基因,如何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创新网络传播,提升管网治网水平等,需要业内人士共同努力。
在智媒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一些媒体的新探索已经给行业带来变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去年11月7日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在新华社上岗,这是该技术通过人脸关键点识别、人脸特征提取、人脸重构、唇语识别、情感迁移等多项前沿技术,并结合语言、图像多模态信息进行联合建模训练后,生成与真人无异的AI的分身模型。AI合成主播目前已播报新闻5000余条,累计时长1.3万多分钟。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客户端主编陈倩介绍,当时AI合成主播推出来以后有业界的人士评价称,AI合成主播凸显了新华社在人工智能与新闻采编深度融合中的突破性成果,展现了新华社在媒体智能化发展中的实力,以及不断创新的追求。
通过人工智能用机器来抓取一些权威网站的民生舆情、热点线索、投诉建议,每天有近千条信息的进入,用机器标志分类,初步形成可供日常的舆情追求系统;采编部门拥有全亚洲第一家莫札特系统,在直播的时候过去要用几十个人来保证灯光、调音等等的来进行协作,有十几个岗位,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以后,基本上就一个人可以操作了。通过这个系统大大地释放了人力,也实现了播出的标准化。
此外,基于5G网络的VR全景直播、跟着“看苏州”可以去剧场、演唱会、体育设施,以及重大会议的现场,让你看的更清楚,更顺畅,更逼真,真正身临其境……这些都是苏州广电这样的传统媒体的应用和实践。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陆玉方认为,传统主流媒体要和技术结合,跟人工智能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智媒新方向 :传统媒体的坚守与创新
目前,面临着融媒体的新时代,对于传统的网站,特别是门户网站如何进一步的发展或者说未来的定位方向到底是什么?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名城苏州网总编辑金磊认为,坚持媒体属性,在内容这一块不能放松。
金磊表示,新媒体时代,要抓紧三个特征:第一点,体制优势越来越让位为内容传播力,尽管技术的条件,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归根到底觉得还是要怎么用好了它,我想各种各样的优势最后还是越来越让位于内容传播力。
第二点,内容传播力取决于用户需求的拆分能力,以前做新闻内容有一个通稿,这个词已经成为历史,在现在这种信时代下面最重要一点必须拆分不同的用户需求,针对用户需求进行拆分。做了拆分的东西之后要找到需要的用户,所以现在内容去找用户,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一点有了拆分能力之后有极致体验的制造力,这个是对所有媒体工作者提出的课题,怎么去制造极致体验?这对内容工作者是最大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