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造了一个筐,你想让AI干啥,都能往里装

   日期:2024-12-26    作者:mzmaf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quote/25678.html

这两年,我的老板天天让我们“用 AI 武装自己”,但我总是不以为然——这个真不怪我,只能怪 AI。

百度造了一个筐,你想让AI干啥,都能往里装


虽然市面上一些文本生成类产品的理解能力很强了,也基本能满足用户很多定制化需求——比如你是想要一段小红书风格的文案,还是一份商务风格的PPT,AI大模型都能直接生成,让你拿走即用。


但就感觉总差那么“一口气”——就像是回回考80分的感觉,大毛病没有,但也没啥用。

大多时候,你仍然觉得AI还是在生成“正确但平庸”的废话。像我一样做案头工作的人会有类似体验,相同素材经不同“编辑”之手呈现出的观点输出、侧重、风格完全不同——但AI不会。


也有越来越多的AI搜索和文本生成类产品在生成结果里标注了每一处引用和参考来源,是为了尽量降低口说无凭的概率——但用户还是干预不了素材如何被利用


上个月,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了一个东西——叫自由画布,主打一个赋予用户非常高的创作自主性和自由度,尤其在素材利用上


前两天,我们拿到自由画布的内测资格,体验了一把这玩意到底有多“自由”。


严格来说,“自由画布”不是一款独立产品,而是内置于百度文库里的功能,所以它的功能(至少目前能体验到的功能)主要围绕文本创作展开。


首先,它的界面不是“对话框”,而是一张白板,让你先把素材拖到上面。这样从排布,到交互(比如你对生成结果不满意,就圈起来直接删除)更像是一张“脑图”(听起来就自由)。


考虑到用户在前期搜集时,很多时候是搜到啥看啥,啥有用存啥,不会对资料类型做过多限制。“自由画布”首先是做到了能读取几乎所有常用的文件格式和媒介形态。


如果说云端文本协作应用彻底免去了“Windows系统的电脑打不开收到的Page文件”的尴尬,那么“自由画布”就是相较而言“更大的容器”,让“去格式”的协作更前进了一步。


试想一下,如果后期可以上线画布分享功能,他人能在线查看以及二次编辑,那就更自由了。


AIGC工具大致的工作流都是搜集——处理——生成。而“自由画布”将“处理”这一步的重要性提高,区隔于目前市面上产品的功能重点。


当你觉得AI在生成正确的废话时,可能是它对于Prompt的理解不够好。毕竟LUI(语言用户界面)对于人来说是自然直接的交互方式。可对于机器来说,并非如此,因为人类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另外,AI无法很好地执行精准命令,比如“参考文献A里第二段直接复用;倒数第三段观点有错误不要引用,但其中提到的概念可以参考文献B”。更何况,类似琐碎的想法会在人类脑子里同时蹦出。


妙就妙在了这里——自由画布能“并行”编辑每一份你拖拽进去的素材。


首先,当你鼠标点击每一处素材时,可以看到对文档有“参考文献逻辑结构”、“参考语言风格”、“参考主要观点”、“生成总结”,解释图片含义,提取视频要点信息等各种编辑功能和可利用方式。


另外,它“平铺”的排布式直观地引导用户可以“并行”处理这些素材,而不必先形成一段逻辑清楚的prompt,再输入给AI,然后针对生成结果,再给prompt去调整


比如,我第一次尝试,用的是一组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资料。


AI同时回应着我的几个需求,解释一张“维生素C分子结构“图片;提炼一篇论文里”青蒿素研发过程“;并在另一篇报道里回答“屠呦呦早期走上研究青蒿素的契机”。


往往,用户在深入一步了解资料后,才知道如何加以利用。这时候,用户就可以选择刚刚提到的,“参考A的逻辑结构”,“参考B的语言风格”,“参考C的主要观点”,让AI基于这些创造出一篇新的内容。


对于素材的理解,打散,再重组利用,是这个功能“真正自由”的体现。百度的人说,实际上用户需求很长尾,在理解好用户同时,还得克服大模型幻觉,保证逻辑顺畅,这个过程实现起来很有难度。


比如现场有人演示,她将另一份不相干的文章并入上述青蒿素素材库中,要求AI以这篇文章作为语言风格的参考。但生成结果的确有待提升。对此得到的解释是,问题可能出在该素材的内容比重。


自由画布这个功能还在调试和优化中,最终实际体验如何,还得等它正式上线。看得出来,它在搜集——处理——生成的每一个环节,还留了很多“期货”,比如后面它可以生成漫画、PPT等。当然一些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有待解决,比如“大而全”会让产品功能上走向臃肿。高负载和多模态理解成本太高,这将拖累用户的耐心和使用体验。


不过“自由画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越能精准控制AI理解和如何使用素材,AI生成的结果越能符合期待


在搜集环节,百度文库已经打通了百度网盘,据悉百度文库接下来将会优化用户的文件管理体验,往“个人知识库”方向打造。打通了“个人知识库”和全网搜索的chatbot,可以为每一次消化和理解现有资料时提供额外补充。


在素材处理和生成上,用户目前可以实现对生成的大纲进行编辑,AI根据编辑后的大纲重新回去”找“素材,再去生成内容。以及,用户可以对成文后再做文本上的润色。


于是,我问了问百度的人,能不能在编辑大纲或改写某一段内容时指定某篇素材参考,这样让生成的结果更加精准?对方思考了一下说,“emmm,兴许后面……可以考虑做类似功能”。我听完也思考了一下,“emmm,那我可能真就要失业了。”


作者:沈知涵

编辑:卧虫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