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汽车内部视角独家还原“解散”始末

   日期:2024-12-29    作者:cosmetickorea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quote/79834.html

  针对极越汽车“原地解散”风波,和吉利13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将积极协助集度(极越汽车前身)管理层妥善处理员工社保、离职补偿和车辆用户权益等相关事宜,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极越汽车的命运走向仍不明朗。

极越汽车内部视角独家还原“解散”始末

  中国报记者13日与极越汽车一位内部人士(受访对象要求匿名,以下简称“极越内部人士”)进行了独家对话,就近一段时间以来极越汽车有关传闻进行全面核实,并试图以内部视角来还原整个事件的幕后真相。

  财务总监11月中旬已离职

  中国报:这两天极越汽车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各种传闻都出来了,包括“财务总监(CFO)带着账本跑路了”“财务总监已逃往新加坡”……这方面的情况你了解吗?

  极越内部人士:至于财务总监的传闻,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完全不符合事实。据我了解,极越的CFO刘吉宁国庆假期之后开始休假,内部审批流程已经发生变化;而极越首席执行官(CEO)夏一平国庆假期后曾在公司高管群和内部会议上说CFO因为个人原因需要休假,也感谢他对公司所作出的贡献。11月上旬公司HR组织了部分员工参加的欢送会,还送了纪念品,之后系统就显示他已离职。

  实际上,刘吉宁10月初向董事会提出辞职后一直还在上海,公司很多人都知道他租住在上海哪个小区,住的地方离公司很近,还有过几次小规模的同事聚餐,并不存在失联甚至跑路的情况,11月中旬办完离职手续后才去了英国伦敦。

  另外,极越的财务系统是SAP系统(),全球最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当今已经不存在把账本带走的情况,因为那是一个软件系统,任何人只要有账号就可以进去查阅账目。

  中国报:目前,财务总监的离职流程都走完了吗?

  极越内部人士:公司OA(飞书)显示已离职,交接在10月休假前已经安排了,其直接汇报和主要协同的员工都清楚是有序交接而不是突然失联。可以确认的是,他是正常走完离职流程,他和他的家人也没有去新加坡。

  ‘烧掉’70亿在汽车行业不算特别多,

  也不算特别少

  中国证券报:这两天极越还被曝出“70亿财务窟窿”,公司真实的融资情况是怎样的?

  极越内部人士:融资这一块,公开查到的是两轮共45亿元的融资,这并不准确。因为我们是红筹架构,一开始就有去海外融资上市的目标。我们共有三轮股权融资,差不多是80多亿元人民币。

  其中,A轮、B轮分别为6亿美元和近4亿美元,都是和吉利出的;C轮也不是很大,17亿元人民币,出了6.5亿元,还有一些外部的投资者。

  中国证券报:短短几年,造车有这么“烧钱”吗?

  极越内部人士:造车很“烧钱”,其中最花钱的就是车型研发,但是车型立项这种重大投资都是经过董事会批准的。简单算一下账:极越内部正式立项的已经有4个车型,分别为01、07,以及01和07的800v改款,这四个车型的总投资加起来已经超过70亿元。

  其中,01这个车型的总投资是40亿元左右,07车型花了30多亿元,然后改款又花了一些钱……整车行业就是这样。

  其实这个钱在行业里不算特别高,也不算特别低,就是一个正常水平,我们“烧钱”肯定比小米少。就像李斌(注:汽车创始人)说的,没有200亿元不要起步造车,而何小鹏(注:创始人)也说,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300亿元可能都不一定够,这些都是大家的一个基本共识。

  中国证券报:前段时间百度计划追加30亿元的资金,但传出百度方面要求查账,后来没有打款,有这回事吗?

  极越内部人士:在6、7月份的时候,启动过一个内部的尽调和详细的测算。

  至于查账,极越公司的财务都是向股东包括百度开放的,没有任何人说公司的财务不向两个股东开放。每个月、每个季度还有月报和季报,而且从第一天起极越的审计机构就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也是百度的审计机构,极越有些数据是要反映到百度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里面,所以百度完全没有必要单独查账。

  在极越的运作过程中,最大的投资支出,就是做一些车型的规划,第二块是营销的支出,第三块管理费用是相对比较小的支出,这些都是在预算里报审报批才能执行。所有的东西都是透明的,每年年底都要向董事会报预算,预算超支需要调整预算,否则需要重新规划预算并重新报审报批。

  8月份内部矛盾已经激化

  中国证券报:那为什么百度没有追加投资呢?

  极越内部人士:8月份极越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议,但开得有点不欢而散。本来会议当天还安排了新车试驾等环节,但是最终草草结束。公司管理层、股东层面的分歧全面暴露出来。

  在这次会议上,公司管理层介绍了最新的亏损情况,特别强调了哪些地方跟预期有差异,并相应地做了变动调整,确保整个亏损额都在可控范围内。当时参会的有百度CFO、吉利CFO等股东方核心高管。

  在那次会议召开前,公司内部已经有部分高管表现出和CEO的意见不和,即认为极越目前经营不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定义有问题,可能需要推倒重来,并且公司CEO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短板,存在独断专行等问题,需要董事会、股东会等层面进行决策支持。而CEO也向股东方提出CFO不配合工作,要求作出相应调整,双方之间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在这种背景下,9月份百度方派驻的CEO向吉利方面作出承诺,百度将会很快追加一笔投资,同时希望吉利作为最大供应商再宽限一些,给予账期方面的支持,尽量“家丑不外扬”,不要引起外部供应商的一些猜测。于是吉利又新增了一个额度。毕竟吉利的角色既是(极越)最大的供应商又是股东。

  中国证券报:吉利与百度之间是否也存在较大分歧?

  极越内部人士:融资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但内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百度拥有超级投票权,并且是大股东,继续融资时百度必须先表态,就算吸引外部融资也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去配置外部资源。也就是说,融资的主动权都在百度这边。

  吉利方面是什么想法呢?吉利只有一个董事席位,其诉求很简单,造车这么“烧钱”,吉利已经拥有这么多品牌,就不想再养一个“亏钱的儿子”了,百度的“儿子”百度自己养好。如果有任何问题先找百度,这是内部的事情。

  中国证券报:极越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股东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不可弥合的?

  极越内部人士:对,你说得有道理。其实分工是这样的,两个股东投资这个公司,同时也都是供应商。

  吉利这边的角色是跟汽车业务相关的供应商,比如说我们的整车研发也好,制造也好,采购也好,很多都是吉利来协同的,所以吉利跟我们之间关联交易的比例就比较大,赚钱的机会也比较多。

  但是,百度只有一个智驾系统,所以它其实没有太多的关联交易的场景,关联交易的金额就比较少。百度天然地觉得它是大股东,吉利是二股东。结果二股东在这里边“薅”了好多羊毛,大股东都没有机会“薅”。

  同时,也有人在内部渲染这个事,就说百度谈的协议都不好,“不如吉利人精明”之类,给百度很多人的印象是吉利占了大便宜,如果往(极越)这个公司里继续输血的话,血就会被吉利抽走。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关联交易都是按照公允协议去签署的。这是一直以来的矛盾。但是,那个时候吉利是希望等到百度注资之前它来垫一些,所以它给了很多的垫资和造车供应商供应款的一些赊账账期,导致现在很多的应收账款,远超百度的应收账款。

  终局早已注定?

  中国证券报:除了这些“先天性”的问题外,极越的销售实际上始终没打开局面是吗?

  极越内部人士:我觉得销售没打开局面是很重要的原因。大家第一个反应肯定就是营销不行,但是营销肯定有营销的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产品定义。很多的细节,它定义得比较各色(古怪),然后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买账,说白了听不懂,搞了一堆概念,比如说电动门、取消门把手、取消转向拨杆、大连屏、屏幕换挡……这些都是槽点。在这个“槽点”没有全面改变之前,哪怕你的技术底子还行,都会让大家觉得很不爽而不愿意购买。

  中国证券报:根源在于产品力问题?

  极越内部人士:我们产品推出之后,第一版就被打脸了。我们搜集了一些用户的反馈,把相对比较容易改,或者说能够改的先改一改。改款其实是想把一些基本的“槽点”补补。比如说这个车(极越01款)现在是400V平台,最早工程师就提过说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要直接上800V平台,内部很多争吵,后来还是坚持做400V。但是一推出来大家说落后了,主流产品都是800V的。通过改款把一些“槽点”去掉,比如改为800V平台,比如交流充电口,还有对一些小的内饰上的东西做一些优化。有一些是已知问题,但是改起来时间、空间成本无法承受的,就只能再往后看了。

  中国证券报:百度不是在智驾方面具备优势吗?

  极越内部人士:说实话,近一段时间在竞争中百度的智驾是低于预期的,一开始我们推出的时候还有优势,跟小鹏差不多能打一个平手,或者稍微落点下风,但是今年开始理想冒出来了。他们9月底10月份的时候做过一次内部评测,把车租过来开了一次,内部的结论是原来是可能排第三吧,离第一、第二差距不是很大,现在就变成第四、第五都进不去了。

  极越的智驾研发是以百度为主的,极越这边做工程落地的事,没有太多自己的研发。但是百度的智驾研发他们一直被砍预算,百度也在收缩,加上人才流失,剩下这些人能力肯定不如最牛的那帮人。

  中国证券报:极越团队自身难道没有什么问题吗?

  极越内部人士:其实极越最早的一批人,当时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也是觉得高阶智驾后面会成为一个胜负手,感觉百度智驾系统可能不错,借助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王牌,其他的吉利再给我一些赋能,我就能攒一个东西出来。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自己把产品定义死了,不能说是人家代工的问题,或者人家工程开发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自己的问题。

  中国证券报:这么说,终局已定?

  极越内部人士:对,我个人理解这个事,就是百度知道这是它的公司,所以中间尽调纠结了很久,但是我相信百度也知道造车需要长期投入,需要砸很多钱。为什么犹豫了几次不砸钱了,可能是觉得这是个无底洞,越投越多但是也看不到回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