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
作为自然资源领域专业咨询服务商,城建设计集团一直在思考如何率先在空地一体化领域开展规划探索与创新转型,先行成立城市立体交通研发中心(低空交通中心),聚焦低空经济发展的规划设计和技术应用,努力实现从单一地面交通规划向立体交通规划的转变,从传统基础设施布局向创新场景应用的转型,不断探索低空领域规划建设的新范式,规划“天空之城”,布局“低空经济”。
发展需求:
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低空客运需求潜在流量大,支撑区域协同一体化和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发展。
随着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都市圈城际间商务出行、城市主城区与新城间跨区出行联系日益紧密,需要高效便捷、相互补充的交通体系,低空交通大有可为。基于城建设计集团自研交通大数据平台,分析上海与长三角城市大于50km出行分布,发现长三角生产生活高度同城,与苏州、嘉兴、杭州、南通、无锡、宁波、南京联系紧密,前10出行联系量约单向90万人次/日。同时,上海市内长距离(大于20km)出行分布集中于浦东与五大新城,临港、嘉定、松江尤为突出。
现状痛点:
现有低空起降设施数量少、类型单一,体系不完善。
规划布局:
面向“多场景、大规模、高密度、高频次”融合飞行,分级分类建立低空起降设施规划体系。
低空起降设施布局遵循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功能兼容、集约共享的总体原则,对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复合利用。近期着重服务于有明确需求的特定场景,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拓展。综合考虑起降设施的供给服务能力,构建“大型起降枢纽—中型起降场站—小型起降点”三级起降设施体系。
大型起降枢纽结合现有大型枢纽(机场/火车站等),作为区域运营管理中心,面向大上海都市圈城市群及五大新城之间中长途飞行,兼顾维修保养/停机存放/能源补给/试验试飞等功能,飞行区以短跑道(100米及以下)及垂直起降为主,兼顾现有直升机。
中型起降场站结合城市交通枢纽(地铁TOD/公交场站等),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与城市空间设施、传统交通系统高效衔接,建设起降枢纽和场站,作为片区运营管理分中心,面向中心城范围内或五大新城区域内的中短途飞行,兼顾停机存放/能源补给,飞行区主要以垂直起降为主。
申报2024年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工程奖
申报2024年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英才奖
2024年度专业委员会评优考核
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和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