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玩具被点名了很多次,孩子再喜欢也不能玩

   日期:2024-12-06    作者:r74tc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quote/6620.html


这个玩具被点名了很多次,孩子再喜欢也不能玩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也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玩具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家长们需要多加注意,免得再出现如下图中4岁男宝误吞磁力珠”这类令人揪心的事:

据博主反映,孩子是因为来做阑尾手术然后意外查出吞了异物,而妈妈根本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什么时间吃的,好在后面有惊无险地把这串“夺命珠子”取出来了。经历了这件事后,相信无论是小朋友自己还是家长,都心有余悸,再也不敢随便玩磁力珠了。


其实,“误吞磁力珠”事件在近几年时常发生,很多健康官号都科普了一次又一次,但还是有部分孩子爱玩磁力珠甚至不小心吞进去以至于手术处理。为了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今天花点时间来专门讲一下“磁力珠”。


01.

磁力珠容易引发意外事件


商家把磁力球被定义为“益智玩具”,主要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珠子越多能捏出来的造型也就越多,不过这仅仅是针对14岁以上的大孩子的。

虽然商家标注了年龄限制,但小孩子才不会管你多少岁能玩,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有趣的就都能玩,甚至有些家长还主动买磁力珠给小孩子玩,希望能够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专注力。

不管家长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小均君都得强调一下,千万不要让小孩子玩磁力珠!!!因为意外事件真的太多了!

磁力珠导致的意外伤害主要是儿童误食,单单误吞一个还好,但如果误吞了好几个那就麻烦了,由于磁力珠的磁性极高(一颗高达5000高斯,按照国际规定,1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的磁力不得大于50高斯),如此高的磁力也意味着它一旦进入儿童体内,珠子与珠子将隔着肠壁吸附…长期压迫下,可能会导致可能引起肠道坏死、穿孔、肠梗阻、瘘管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最棘手的是,误吞磁力珠后身体前期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当孩子已经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肠道大概率已经出现了坏死、穿孔、梗阻等并发症了,这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避免悲剧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

1.不要给小孩子玩磁力珠

2.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磁力珠,以防孩子好奇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拿来玩

3.已经买了的尽早扔掉


可能有家长会说,孩子都上小学了,也已经教育过不能吃磁力珠了,这样也不能玩吗?


所谓意外就是意料不到的,很多大孩子也不是故意吞进去的,不管怎么样,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02.

这些玩具

同样存在风险



除了磁力球,还有很多小孩子爱不释手的玩具都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3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这里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 萝卜刀。这款玩具火了很长一段时间,萝卜刀一甩“刀片”就出来,再一甩就收回,其刀尖锋利,在玩耍的时候一不注意就容易伤到自己和别人。


2. 指尖陀螺。高速旋转的陀螺尖若打在孩子身上,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意外。


3. 软弹枪。别看吸水弹软,有实验发现水弹枪动能并不小,持续射击可以轻松击穿鸡蛋。我们国家2020年就已经要求各地下架水弹枪了,不过还是有家长会特意网购水弹来给孩子的玩具枪装弹使用。


4. 假水。这类玩具和水晶泥有些类似,主要成分大多数是水、聚乙烯醇、色素等,有些假水的硼元素含量超标,过量摄入硼容易引起中毒。


03.

这样玩玩具更安全


有家长可能会说,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岂不是太扫兴了?这并不是扫兴的问题,孩子的安全无小事,我们对已经预知到的危险,当然是能避则避。当然,孩子的童年也不能缺少玩具,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 认准CCC认证。CCC认证(又称3C认证)即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国家对童车类产品、玩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三种儿童用品,都实行CCC认证。


2. 所购玩具应适合儿童的年龄段。正规的玩具包装上都会有标识适合年龄段,选购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玩具。


3. 到正规商店购买,对成分、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都没有的“三无”产品可以直接pass掉。

最后,给孩子买玩具不是买完就完事了,家长之后也要履行监护职责,更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比如叮嘱孩子不要将玩具放入口中、要求孩子在玩耍后第一时间要洗手、玩耍过程中不要揉眼睛等,这样孩子玩得开心的同时家长也能安心~


大家还知道哪些危险的玩具吗?欢迎评论区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




【参考文献】

1.叶丽萍, 任路, 耿岚岚, 等. 儿童消化道多枚磁性异物 31 例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020 年 12 月 , 第 35 卷(第 24 期)

2.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开展 2023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 (samr.gov.cn)

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关于吸水弹软弹枪的消费预警》 https://www.dpac.org.cn/xfpzh/xfyj/xsdrdq/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3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图片来源千图网。




往期推荐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