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
袁增伟,男,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院长,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创刊主编。主要从事物质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在磷循环格局、过程与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一定创新成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50余项。在PNAS, ES& T, BIORESOURC TECHNOL, RESOURC CONSERV RECYCL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83篇,在SCI数据库中被他引46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PCT专利1项。
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2021)、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10)、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均为第二,2009)各1项。2009年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南京大学“中国银行奖教金””;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6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2017年入选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资助,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0年主讲课程“物质循环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02.03~2005.01:就读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9.09~2002.03: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09~1999.07: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5.01~2006.12: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2005.03~2005.07:耶鲁大学林业与环境学院产业生态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6.12~2011.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1.01~2011.12:斯坦福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1.12~2012.06: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2012.06~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10~2013.11:爱尔兰国立大学地理与考古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中心,访问学者
2017.11~2017.11: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访问教授
本科生:环境系统分析(本科生二年级)
本科生:环境认知实习(本科三年级)
研究生:环境系统研究方法(研究生一年级)
物质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1. 资源流动及其环境效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925004),2020.01-2024.12
2. 巢湖流域社会经济系统氮磷耦合格局及其协同减排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214),2019.01-2022.12
3. 城市矿产尺度效应及其测算模型,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揭榜挂帅”项目(JBGS2103),2021.07-2021.12
4. 可持续发展交流与教育, 国家外专局(G20190010155),2019.06-2021.05
5. 第25届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年会:面向未来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41842022),2019.01-2019.12
6. 区域可持续发展,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1222012), 2013.01-2015.12
7. 巢湖流域社会经济系统磷流时空格局影响要素空间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10104016),2013.07-2013.12
8.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减排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41010104015),2010.07-2010.12
9. 化学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 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58),2010.09-2013.12
1. 袁增伟 编著. 环境系统研究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2, ISBN 978-7-03-062518-2
2. 袁增伟, 张玲, 武慧君 编著.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与减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6, ISBN 978-7-03-040812-9
3. 袁增伟, 毕军 编著. 产业生态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7,ISBN 978-7-03-027916-3
4. 袁增伟, 毕军,张玲 著.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6,ISBN 978-7-03-024400-0
5. 毕军, 黄和平, 袁增伟, 刘凌轩 著. 物质流分析与管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6,ISBN 978-7-03-024500-7
SCI期刊论文
1) Yumei Wang, Ya Tang, Zengwei Yuan*. Improving food waste composting efficiency with mature compost addi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 349(126830)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2.126830
2) Abhishek Kumar Awasthi#*, ZengweiYuan#, Mrigendra Kumar Awasthi, Mengyao Li, Saket Mishra, Akhilesh Kumar Pandey. Bioprocess potential of Eco-friendly fungal isolates converting organic waste to bioresourc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 346: 126586.
3) 盛虎, 刘欣, 芦昕雨, 廖宇星, 袁增伟*. 复杂磷循环过程模拟方法与平台实现——以畜禽养殖系统循环为例. 资源科学, 2021, 43(3): 465-476.
4) 张玲, 冉文春, 袁增伟*. 人类圈铜循环格局演变及趋势. 资源科学, 2021, 43(3): 513-523.
5) 袁增伟*, 程明今. 物质循环科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 资源科学, 2021, 43(3): 435-445.
6) Xuewei Liu, Zengwei Yuan*, Xin Liu, You Zhang, Hui Hua, Songyan Jiang. Historic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waste generation and recycling in China's phosphorus cycl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0, 54, 5131-5139, https://dx.doi.org/10.1021/acs.est.9b05120
7) Zengwei Yuan*, Songyan Jiang, Hu Sheng, Xin Liu, Hui Hua, Xuewei Liu, You Zhang. Human perturbation of the global phosphorus cycle: Changes and consequenc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 52(5): 2438-2450.
8) Xin Liu, Hu Sheng, Songyan Jiang, Zengwei Yuan*, Chaosheng Zhang, James J Elser. Intensification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since the 1600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6, 113(10): 2609-2614.
9) Songyan Jiang, Zengwei Yuan*. Phosphorus flow patterns in the Chaohu watershed from 1978-2012.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49(24): 13973-13982.
10) Zengwei Yuan, Weili Jiang, Jun Bi*. Cost-effectiveness of two operational models at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A case study in Shengze Town, Suzhou C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10): 2038-2044.
11) Zengwei Yuan, Lei Shi*. Improv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industrial symbiosis: Case study of a smelt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4): 1295-1302.
12) Zengwei Yuan, Jun Bi, Yuichi Moriguichi. Circular economy: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06, 10(1-2): 4-8.
1. 一种全自动黑水牤连续繁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ZL 201911186831.1
2. 一种蝇蛆智能分离干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ZL 201911127903.5
3. 一种餐厨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ZL 202010018952.1
4. 一种蝇蛆智能分离干化装置,ZL 201911127114.1
5. 一种家用厨余垃圾智能收集器及其控制方法,ZL 201811446831.6
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散式厨余垃圾回收处理系统,ZL 201811525984.X
7. 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厨余垃圾快速鉴定方法,ZL 201811184875.6
8. 一种高效规模化家蝇成蝇养殖器, ZL 201610515250.8
9. 一种基于遥感解译和降雨实验的雨水径流污染负荷测算方法,ZL 201910574359.2
1)《环境系统分析》,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2021
2)“南京大学魅力导师奖”,南京大学,2021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9
4)省级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18
5) 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2017
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2016
7)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13
8)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
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1
10)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0
1)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副主任委员(2021-)
2)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0-)
3)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9-)
4)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流动与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
5)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7-)
6)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循环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
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产业分会,副主任委员(2015-)
8)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