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女25楼跳下砸死父亲:若孩子不懂这一点, 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日期:2024-12-02    作者:caijiyuan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quote/6022.html
15岁少女25楼跳下砸死父亲:若孩子不懂这一点, 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这一点
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这栋大楼已经恢复了平静,
但周围居民还在谈论着前一天父亲冒死欲接住跳楼女儿的事情。”
01
这出悲剧,发生在两天前的四川泸县蓝山郡小区。
8月22号,15岁的女孩小曾,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县城某艺术学校上课。
原本当天只有一节课,但小曾想到过几天有事,希望多上一节课,便和钢琴老师申请加课。
第一节课结束后,小曾留在琴房内休息。
第二节课快要开始时,钢琴老师发现小曾不见了,琴房内只留下了书包和琴书。
老师电话联系小曾无果后,在学校门口找到小曾的父母,准备一起找人。
正在此时,小曾父母收到了外地儿子的电话,以及一张小曾的QQ空间动态截图。
图片是小曾双脚悬空坐在学校后面的楼顶边缘,配文是“世界,再见…”
虽然第一时间拨打了报警电话,但消防队员还未来得及铺好救生充气垫,小曾便一跃而下。
冒死跑到楼下试图徒手接住女儿的父亲,当即被坠楼的女儿砸伤。
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身亡。
【封面新闻】的记者独家对话小曾的母亲,才知道小曾曾患有抑郁症,事发前曾住院治疗。
“查出孩子有病(抑郁症)后,孩子主动提出想学钢琴,这才报的班,还买了钢琴。”
今年上半年,家人还在小曾的胳膊上发现划割的伤痕,但无论怎么问,小曾都不肯说。
小曾哥哥还表示,小曾生前说过“不想活”,也不愿意和家里长辈沟通。
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孩子,会选择用如此极端又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处于花季的少女,会背负着只有死亡才能解脱的压力?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02
北大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在某次演讲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的孩子病了,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两年前的10月10号,26岁的浙大化工博士侯某某钱塘江自杀的新闻,让无数人扼腕叹息。
彼时的下午六点,侯某某离开学校,在朋友圈留下一段疑似寻短见的文字后,随即失联。
四天后,杭州钱江四桥附近的水域,侯的尸体被打捞起。
生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他写道: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看,也不太适合在这个世界了,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
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唯一的遗憾,是对不住家人。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不起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最后那一句“此生缘尽,只愿没有来生”,道尽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
一心赴死的侯某是如此,决然一跃的小曾亦是如此。
打开搜索引擎,“学生自杀”,有两千零四十万的搜索条目;“孩子抑郁”,有两千五百四十万的相关结果。
徐教授的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个案里,有个高考状元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有的孩子时常觉得窒息:
“我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迷雾的草坪,草坪上有井,但不知道在何处,所以有可能走着路就不小心掉进去了,在漆黑的井底我摔断了腿拼命地喊,我觉得我完全没有自我,这一切好难。”
他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就诊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于丹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用来成全人的。
可悲哀的是,很多家长都误解了教育的意义。
我们告诉了他们学生时代要拼成绩,走上社会要拼努力,却忘了拯救孩子的心。
忘了告诉他们,人要怎么去成全自己。
若是孩子不懂得这一点,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的。
03
“北大学霸弑母案”的犯罪嫌疑人吴谢宇被抓的时候,身边不少父母都曾感慨:怎么这么优秀的孩子,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我当时没说话,回家后在电脑上敲下这行字:这个时代,对孩子“优秀”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你让孩子两三岁就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就赶着去学英语,上了小学就备好家教,再大一点就安排好辅导班。
你要求孩子成绩要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只有这样,才是“好孩子”,才能有“好未来”。
可能ta如你所愿成绩优异,考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
但是ta心里生了病。
或是冷漠自私、偏执分裂、暴躁易怒;或是软弱消极、没担当、不懂事;抑或是活成边缘人,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修养。
只要某件事情触碰了ta的痛点,那么迎来的,就是无法挽回的灾难。
《一代宗师》上映的时候,章子怡的这句话成了被传诵最广的台词之一。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也是我心目中认为,最应该传授给孩子的教育理念之一。
见自己,是要自我塑造。
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见天地,是说社会定位。
看过广袤大地,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见过浩博汪洋,才知道自己的肤浅;识得高人,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见众生,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之后,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用锋利的内心,温柔地拥抱世界,与之和解。
见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见自己的心性和软弱,有得之淡然的心态,也要有失之坦然的魄力,才是一个人逐渐强大的标识。
导演楚原曾说,人生两个字,就是“欢声”同“泪盈”四个字砌的。
对还未曾走进社会的孩子来说,日后必定是失意倍多、如意少。
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命运的打击,能习惯阳光与和风,也能忍受暴雨和闪电,无论好的坏的,都能变成生命里的风景。
比起成绩、物质,父母的终极使命,就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04
作家龙应台曾在《目送》一书里,写过这么三句话: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一个人能够活下来,活得出彩,很大程度上能够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懂得如何与自己和解,二是懂得如何同世界相处。
电影《奇迹男孩》,天生面部缺陷的奥吉,因为与众不同的长相被同学嘲笑和欺凌。
当所有人都觉得奥吉抗不下去的时候,奥吉的父母站在了他的身后,帮助他认识、重塑了自己的认知。
他凭借自己坚强的内心克服了心理障碍,用聪明和幽默交到了朋友,融入了集体。
日本女孩记代香,是现实生活里的“奥吉”,患有“无脸症”,是一种脸部骨骼发育不全的先天性缺陷。
双耳天生没有耳洞且不完整,3岁开始就戴着骨传导助听器;
鹗骨不健全,她不能大声说话。
这样一个不被命运眷顾的女孩,却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她站在学校体育馆的讲台,对着全校700名师生演讲,说着自己“被人唾弃”的生活。
“我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事情,我想坚强起来。
虽然感觉很讨厌,但只要克服了这个困难,就会迎来彩虹。”
我们很幸运地拥有了健康的孩子,就一定要赋予他们更加完善的心理。
在自我矛盾的时候,能够找到出路;在对世界不解的时候,能够寻得原因。
这才是我们最应该给予孩子的礼物,也是面对往后余生的智慧。
任外界环境再怎么变化,任内心思绪再怎么奔腾,ta都能安然自若游刃有余。
让ta有是非判断能力、正直、快乐,有社会责任感,能够承担压力也能够探索这个世界。
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孩子们成长的最好的样子。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