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是国内最先涉足手机浏览器的公司,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第一款手机浏览器,借助于先发优势,在塞班时代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可以说UC在用户心中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认知优势与使用习惯。
图1:UC浏览器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然而UC浏览器被阿里收购之后,在手机浏览器中的市场份额趋于下滑趋势,不仅被腾讯旗下的QQ浏览器反超,而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根据易观国际的监测,最近7个季度以来,QQ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在36%左右,而UC浏览器则从38%以上一路下降到了32%左右,而UC浏览器所丢失的市场份额则被百度浏览器大幅收入囊中。
为何昨日蒸蒸日上的UC浏览器,如今却走入日趋衰退的窘境,这与阿里收购及手机浏览器的激烈竞争不无关系。
(1)产品严重同质化
现在的手机浏览器产品,最核心的莫过于产品功能设计和浏览器内核。
在产品功能设计方面,无论是UC、QQ浏览器,亦还是百度浏览器、360浏览器,在产品功能设计上,都大致相仿,大家看看这四家的浏览器主页、自定义主页、功能列表、设置,如同是出自一家的产品,不仔细辨别,很难区分开来。
图2:UC手机浏览器
图3:QQ手机浏览器
图4:百度手机浏览器
图5:360手机浏览器
内核技术是浏览器的核心技术,从根本上决定了浏览器的性能。从未来的发展上来说,拥有独立内核的浏览器能够更好的适应技术的发展。但是内核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深厚的技术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厂商宣称的“自主内核”如UC的U3内核、手机QQ浏览器的X5内核以及百度的T5内核(以上均为Android平台)均基于开源内核Webkit开发,在Webkit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在功能与性能上大同小异。
因此,无论是从浏览器的内核还是功能设计产品UI,均不能形成自家的优势,同质化严重。
(2)失去应用渠道市场
国内的三大应用渠道商为百度91、360应用助手、腾讯应用宝,而它们全部都有自己的浏览器产品,在手机浏览器应用推广策略方面,均主推自己的浏览器应用,无论腾讯、百度、360,在核心推广位或展示位,都会隐藏掉其余主要竞争对手,再加上UC进入移动搜索领域之后,与百度、360、腾讯(搜狗)在移动搜索领域的直接竞争,这更加剧了它们对UC手机浏览器的屏蔽行为。
UC自己的应用分发渠道PP助手,市场份额排名在百度91、360助手、腾讯应用宝、豌豆荚、小米应用商店之后,市场份额不足3%,无法满足UC浏览器稳定触达国内5亿用户的分发任务。
如果说在产品方面不能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对于小白用户占据95%以上的UC来说,这些小白用户会随着应用渠道诱导推广其它浏览器而逐渐流失,其市场份额也会逐渐降低。
(3)高管失去创业时的忧患意识
以前的UC公司中高层团队,全部持有UC优视公司股票,而UC作为优视公司的核心产品,其产品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其最终的收益,而当优视被阿里公司收购之后,他们手中持有的股权全部被兑换成了阿里巴巴的股权,此时其最终收益取决于阿里巴巴的股价,而阿里的股价又取决于其核心业务即电商的业绩,这对于UC的中高层团队而言,其股权收益已与UC产品的关系不大。
因此,被阿里收购后的优视,失去了忧患意识,已经不再如昨日般对产品功能进行精挑细琢,失去了创业团队的冲劲,产品的用户体验也逐渐落后。
(4)过于注重商业化
阿里是一个电商公司,在一个相对开放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中勾勒出了一个封闭的阿里电商生态,维系这个生态生长与发展需要大量的流量,UC正是出于自身是浏览器的关键角色(即Web App与用户之间的桥梁)而被阿里看重,最终被阿里高价收购。
UC对于阿里来说,就是一个流量入口,如今的UC,从首页到自定义主页,处处充斥着阿里电商网站的推广,除此之外,借助UC市场份额而重金打造“神马搜索”,核心目的仍是借助移动搜索为淘宝及天猫导流。此举不但分散了UC在移动浏览器研发方面的精力,而且这种导流行为对用户体验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也是致使UC浏览器的份额下降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