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为校园公众号“降温”

   日期:2024-12-23     作者:dm8cp       评论:0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news/7653.html
核心提示:本刊记者李薇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校园新闻、展示学校动态,成为不少学校的宣传“标配”。然而,从今年上


聚焦 |  为校园公众号“降温”

本刊记者 李薇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校园新闻、展示学校动态,成为不少学校的宣传“标配”。然而,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江苏省张家港市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发布“关于停用某某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公告”,一时之间赢得了不少“点赞”,甚至有教师发声,希望当地学校也能进行效仿。

有网络平台就该热点发起调查“学校公众号有没有必要关停”,参加投票的3000多名网友中,有高达82%的人认为有必要关停,但也有13%的人认为没必要关停。一道展示校园风景的“窗口”,为何会演变为“指尖之负”?“关停”背后又透露出学校与教师面临的哪些困境呢?

 

 

现状:愈发“内卷”的公众号

 

现在各类公众号层出不穷。不少中小学赶上了这波趋势,也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希望借此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要探讨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的去与留,就必须将建设初衷与现实情况做比对。

先来看看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当下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质量难保证。记者搜集整理发现,中小学公众号内容一般为校园新闻传播和文化建设,或者是学校重要安排,例如招生信息、开学时间、考试时间、放假安排等,或者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公布午餐食谱、建设项目招标等,还有一些涉及学校活动、例行会议甚至内部教研工作的新闻资讯等。一句话能说完的内容,却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大篇。

二是影响力有限。由于中小学微信公众号的受众较为特定——大多数是家长,而且家长也只关注与孩子有关的内容,例如学校安排、在校生活、学生活动等,对于其他的政策、会议等内容并不十分关心,这导致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普遍较低。记者随机调查统计了50个中小学的微信公众号,发现许多中小学公众号的点击量并不理想。尤其是一些县域、乡村中小学,除了招生公告、放假安排、假期作业等“硬核”内容点击量可在1000左右,其余内容的阅读量均不高,甚至不到20。

这与中小学微信公众号创设的初衷相去甚远,不客气地说,遍地开花的微信公众号造就了一种“自嗨式”的虚假繁荣。即便校园公众号已经在长期实践中的“不堪重负”,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地区将校园公众号作为考核对象,以发稿量、阅读量等作为评价学校宣传工作的依据。

1月26日,郑州市教育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郑州市教育系统12月微信综合传播力排行榜》。从小学初中类榜单中看出,排名第十的郑州某幼儿园当月发布了76篇稿件。

除了郑州,江苏无锡市教育局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无锡教育”、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重庆教育”等也发布过类似排名。

2023年11月1日,“武汉市教育系统新媒体联盟”成立,首批入驻账号共104个,含武汉市15个区教育局、市教育局部分直属单位及有关学校。2024年1月11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2023年度武汉市教育系统最具影响力新媒体榜单,其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微信公众号榜上有名——2023年全年,该公众号推文200多篇,单篇阅读量最高达5.7万人次。

用“排名”来“催速”,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其实,公众号作为新媒体,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地用“竞赛”思维对待。而对于中小学来说,微信公众号不是以流量取胜的自媒体账号,一味追求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发布量、阅读量,试图倒逼排名靠后的学校“提质增效”,一方面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为了报道而报道,导致宣传行为出现诸多变味现象。另一方面,这种粗暴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校园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教师、家长这一特定群体,以点击量这样市场化的标准去要求校园公众号,容易导致部分学校为了“面子”好看,就把内容的转发阅读量考核也下沉给教师,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朋友圈、班级群转发推广。

湖南某县一位负责学校公众号运营的教师告诉记者:“学校有人专门负责登记每条链接的转发情况,并会将结果公布在全体教师群中。”

记者注意到,公众号的“内卷”甚至开始下沉到班级,目前有不少班级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家住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一小区的家长透露,班级从一年级就开始做公众号,内容大多是班级活动的记录、学生优秀习作的展示等,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露脸”。

 

 

困境:既缺人手,又缺机制

 

作为学校公众号团队中的一员,吉首市谷韵民族小学教师陈红艳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学校是寄宿制与走读制混合型民办学校,必须要重视宣传。”据陈红艳介绍,学校目前在每个年级都设置了一名通讯员,加上教研组,全校共有11名通讯员。仅四月份,谷韵民族小学的公众号就发布了21条消息,其中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达到1325。

可这样“富裕”的人员配备,在中小学公众号建设工作中并不常见,学校公众号运营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缺人手。公众号运营是一项沉重的非教学任务,但是大部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都是由学校教师来完成的。

从公众号运营的角度来说,因学校活动的图文资料特别丰富,若想将这些素材筛选、整合、编辑、排版成一篇优秀的公众号推文,往往需要2到3个小时,这还不算前期拍照、摄像等获取素材的时间。此外,一篇公众号还需要领导层层审核、不断修改,耗时耗力。

一位年轻的校园通讯员向记者抱怨:“说实话,写稿比上课备课量大得多。为了时效性,办完活动后往往要熬夜出稿,长期下来真的挺累的。”

“熬夜”,对于校园公众号的运营者来说是家常便饭。衡阳市珠晖区泉溪村小学的宁华,日常工作颇为繁重。作为副校长,除了每周7节数学课的教学任务,她还主管学校德育、创文、新闻宣传、师德师风、阳光服务等工作。从2019年7月开始,运营学校公众号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她的肩上。“从素材到排版都是我来做,大型活动后熬到凌晨三四点是常事,”宁华告诉记者,“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有一个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来协助我。”

对于这些付出,有些学校会对从事这些工作的教师给予课时补贴或少量津贴。例如,株洲市第十九中学在2019年出台了奖励制度,其中明确,新闻稿件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的,每篇给予作者和编辑各20元奖励。“钱不多,所有人的奖励合计,一年不会超过一万元。”学校办公室主任丁绍槐说。

醴陵市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余进勇告诉记者,曾经学校对参与公众号建设的部门和个人月度绩效考核都有加分。“但因政策调整,这个加分的机制现在已经没有了。”余进勇说,“以前人人都是‘运营者’,现在基本由行政人员负责。”

但是更多学校对微信公众号的相关工作,并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全凭教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支撑。武冈市某学校于2021年3月2日发出了首篇微信公众号推文,截至记者采访时,学校公众号已经编写了308篇稿件。也就是说,除去寒暑假,学校公众号至少两到三天就要推送一篇文章。问及激励机制,学校一位教师笑着告诉记者:“我们是‘用爱发电’。”

 

 

思考:“关停”并非“良方”

 

在对“张家港停办校园公众号”的一片叫好声中,益阳赫山区的众多学校已经尝到了公众号“降温”的滋味。

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益阳赫山区几乎所有的校园公众号全部停滞,记者搜索发现,赫山区梓山湖学校的最新内容推送停留在2023年9月28日,另一所学校石笋学校的最新推送时间停留在2023年9月17日。“据说是由于某一所学校在宣传政策时出现了偏差,导致了负面影响,所以要求全部整改。”一名教师透露。

公众号关停后,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大家的负担,但这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校的宣传窗口缺失、信息传递被切断。于是,学校被迫去寻找其他宣传渠道,将公众号的功能转移到其他平台上。如今,在赫山区的一些学校,类似“美篇”“秀米”等平台又成了第二个“微信公众号”。

校园微信公众号该不该“关停”?作为校园通讯员,南县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务主任何宏光认为,学校开设公众号宣传自身,也并非不可。“若是一刀切,岂不是用一种形式主义反对另一种形式主义?”他反问。

相比粗暴的“一刀切”,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现有资源信息的整合方式,而后寻找新的出路。如果要“切”,那应该怎么“切”?关停公众号后,学校的对外宣传由什么来承载?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副校长徐丽曾表示,现阶段最需要做的,或许是规范指导学校微信公众号应该发什么、怎么发,在数量上减少,在质量上提高,不需要与阅读量达“10万+”的自媒体公众号比较,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有教育者的清醒。

客观而言,校园微信公众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应成为“捆绑”学校和教师的“指尖之负”,“解绑”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有没有”已经不是评价中小学宣传工作的标准,“有没有用”才是下一步发展着力的关键,中小学的微信公众号要做的是“瘦身增肌”。

其实,大众反对的并不是公众号本身,而是泛滥的形式主义。许多学校过分强调宣传工作本身,忽视了学校活动的实质,一些学校甚至在“三分做、七分宣”等观念的影响下,追求更新频率,出现了摆拍等虚假行为。而这样的形式主义并非只存在于小小的微信公众号中,更存在于疲于奔命的做统计、写总结、忙打卡、做台账、拍照片等多项非教学任务中。

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上,中央曾三令五申下文督促:

2019年,《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发布,将中小学教师减负改革纳入整治形式主义专项工作;

2021年,《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发布,减负事项梳理形成任务台账;

2022年,《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发布,要求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趋势;

2024年,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

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湖南发布了《2024年省级层面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进校园活动白名单》,严禁“白名单”以外事项进入校园;广东印发了专项整治工作通知,打造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全流程监管闭环;四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通知》,对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工作作出部署;江苏宿迁、贵州贵阳、河南洛阳等地都出台了类似措施,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这些文件的出台和下达,显然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也希望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一审:唐炜逸 二审:赖斯捷 三审:倪正松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7月D刊总第1286期

在这里,读懂教育!
长按关注>>>
盘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