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能感觉到疼痛的机器人,我国建成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装置,中国高校招生或增设体育项目

   日期:2024-12-30     作者:2dmdr       评论:0    移动:http://mip.riyuangf.com/mobile/news/15148.html
核心提示:《柳叶刀》子刊发表中国一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中国研究人员15日在英国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发表报告说,他们

《柳叶刀》子刊发表中国一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初步临床试验结果

学术头条:能感觉到疼痛的机器人,我国建成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装置,中国高校招生或增设体育项目

中国研究人员15日在英国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种候选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开展了1期和2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这种疫苗安全并且能够在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诱导产生免疫应答。报告说,今年4月29日至7月30日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中国开展了相关的临床试验,其中涉及超过600名年龄在18岁至8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结果发现,所有志愿者在接种这一候选疫苗后42天内均产生了免疫应答,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自然》表态美国大选:支持拜登,谴责特朗普一系列“破坏”

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自然》(Nature)期刊发表社论,旗帜鲜明地表态支持特朗普的竞争对手、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并对特朗普政表示谴责责。文中提到:特朗普在任期间”退出了一系列关键的国际科学和环境组织…试图破坏民族、国家和国际机构的集体努力”;他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 “无视科学、规则、民主制度以及事实”,“在病毒问题上撒谎”的“灾难性应对”,已造成美国超过 21.5 万人死亡;其提议限制国际学生签证期限的举措,使得“美国作为一个对世界学生和研究人员开放和欢迎的国家的声誉已经受到影响……”此前,《柳叶刀》、《科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权威学术期刊已全部发声,对特朗普政府进行批判。

研究:婴儿感染新冠病毒大多因环境暴露亦有垂直传播

《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根据对176个婴儿报告病例的分析,发现大部分(70%)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是由环境暴露引起,另30%的报告病例可能是从母亲那里垂直感染。该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医院丹尼尔·德·卢卡(Daniele De Luca)及其同事对已公布的新生儿(出生后30天内)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进行荟萃分析,其病毒感染定义为至少一次鼻咽拭子检测呈阳性和/或在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论文作者分析中55%的婴儿(97例)后来发展为新冠肺炎患者,他们的临床症状似乎与老年患者报告的症状相似,包括呼吸道症状(52%的病例)、发热(44%)、胃肠道症状(36%)和神经系统(18%)症状。

研究揭示无症状新冠患者的免疫反应:淋巴细胞水平较高

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生命学院的余国营教授课题组主导的一项关于52例COVID-19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于本周在《mSphere》杂志上发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无症状患者。该研究的作者发现,无症状患者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相当,但是无症状患者表现出较高的淋巴细胞水平,清除病毒颗粒的速度更快,长期感染的风险以及长期并发症风险均较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病毒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该过程中起作用。

中国科学家新发现!一种抗微生物药物或有望治疗新冠感染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能够负担得起的用于治疗胃溃疡和细菌感染的抗微生物药物或有望在动物体内抵御冠状病毒的感染。利用叙利亚仓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发现,其中一种名为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的药物或能作为潜在的抗SARS-CoV-2感染制剂。

新冠疫情下城市危机预测出炉:城市密度越大,疫情可能越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东北大学、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使用来自中国各个地级市和意大利各省的日常流行病学数据、气候和人口数据以及利用百度和COVID-19聚合流动研究数据集的人类流动数据衡量的对当地干预措施的反应来确定传播的驱动因素,重点关注病例的时间聚类在中国各个地级市和意大利各省之间如何不同。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0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owding and the shape of COVID-19 epidemics”。

新抗癌药伪装成病毒“感染”癌细胞 让肿瘤彻底暴露从而精准打击

一种新的抗癌药物通过模仿病毒“感染”癌细胞,帮助免疫系统摧毁肿瘤。这种名为BO-112的药物正在进行人体试验,它模仿了双链RNA分子的结构。BO-112利用了这种细胞防御机制——一旦注射到肿瘤内部,这种药物就会帮助唤醒体内免疫系统攻击癌症。注射BO-112后,肿瘤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发出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的危险信号。该药物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放射肿瘤学助理教授Anusha Kalbasi博士研发,他称这种药物在小鼠和少量人体身上进行了试验。

出门逛街先看血型!O型血感染新冠肺炎风险最低 A型血要小心

发表在《血液进展》杂志上的2项研究表明,O型血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较低,如果真的患病,严重程度也不高。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丹麦47.3万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检测数据与220多万普通人的数据进行了对照,发现在新冠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O型血的人比例较少,而A型、B型和AB型的人更多。

中医药界抗新冠“新星”!钟南山院士: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透露,复方板蓝根颗粒和口炎清颗粒等显示出体外抑制药效。新冠发生以来,研究团队十分重视南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的有益经验,与广药集团合作对旗下10个企业的16个已上市中成药系统开展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筛选,发现了复方板蓝根颗粒、口炎清颗粒等广东家喻户晓的名优中成药显示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药效。

浙江嘉兴公布新冠疫苗价格:200元/支,2剂次共400元

10月15日下午,浙江嘉兴市疾控中心在其官方微信发布《新冠疫苗接种的有关说明》,新冠疫苗接种2剂次,间隔14-28天,疫苗价格为200元/支,2剂次共400元。疫苗接种的年龄范围是18-59岁易感人群。针对哪些人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嘉兴疾控表示疫苗紧急接种对象分为重点保障对象、重点推荐对象和一般对象。

南洋理工大学成功制造出能感觉到“疼痛”的机器人

近日,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制造出了能感觉到疼痛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全身上下布满传感器,而每个传感器中又集成了AI系统。若用尖锐的物品戳,或刮擦其表面,AI便能自动处理传感器录入的信号,判断损伤的大小,从而逃离危险,修补损伤,最终适应未知的环境。离子凝胶会自动“缝合”细微的损伤,这样便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维护成本。

香港科大设计出世界首个3D人工眼球,比人眼看得更清更远

2020年10月16日获悉,香港科技大学(HKUST)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了一款3D人工眼,这款”电化学仿生眼“用纳米线和外部电子电路在曲面上实现了高密度传感器,首次复制了人眼的曲面结构。这款电化学眼最主要的突破,是创造了一个3D立体人造视网膜。这款人造视网膜上装有大量纳米线感光器,用来模拟人类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

“液态阳光”变现实 我国建成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

10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导研发的“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兰州新区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集成创新了液态太阳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艺装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江西发现RH血型的一种D等位基因型

江西省儿童医院发布消息称,该院近日发现了RH血型系统的一种新型D等位基因型,并已通过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专家审核,刷新了全球血型数据库。早在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输血科在一名2岁患儿及其家属血液红细胞上发现了人类RH血型系统的一种新型D等位基因型。经调查,上述患儿及其父亲、叔叔、奶奶都拥有这种RhD变异等位基因,表现出家族遗传性。在常规血清学检查中,该患儿RhD血型检测结果呈现弱阳性(1+),远弱于普通的RhD血型阳性结果(4+),易误检为RhD阴性。对患儿RhD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1号外显子核酸序列中存在一个新的(95C>A)点突变,此前全球未见报道。

国内首个区块链开源工作组成立 百度首批加入并捐赠超级链内核

10月15日,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举行的“"有你有我开源节" 开源技术研讨会暨深圳国际开源谷成立揭牌仪式”活动拉开帷幕。在论坛首日,主题为“开源开放 链接未来”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区块链工作组成立大会举办,宣布成立国内首个区块链开源工作组。该工作组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指导,百度发起,与浪潮、招商银行等知名企业共同成立,将进行区块链相关事务的专项管理。

青海省12个国家级气象站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百年气象站

中国气象局近日发文公布第二批百年气象站名录,青海省德令哈、沱沱河等12个国家级气象站被列入中国百年气象站(五十年站认定)名录。加上被首批认定的13个中国百年气象站,青海省共有25个气象站被认定为中国百年气象站。中国百年气象站是指能够长期连续开展观测的气象站,分百年站、七十五年站和五十年站认定三类,需要在建站时间、观测数据完整性、区域代表性等方面满足相应的认定条件。

北京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0倍

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2件,较2015年水平增长130%,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PCT国际专利4638件,占国家高新区的1/4;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导创制发布标准10313项,其中国际标准434项,是2015年水平的2.4倍。

支付固定年费!PLOS两本期刊的论文可以免费发表、免费阅读了

本周,非营利性出版机构 PLOS 宣布推出一种新收费模式,只要所在机构支付固定年费,论文作者即可免费在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上发表文章。PLOS于2003年率先采用收费开放获取的商业模式,对文章作者收费而对读者免费。而收费新模式将根据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对应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向机构分级收取年费,这意味着通讯作者不再需要为发表开放获取文章而承担其昂贵的论文处理费,这或将减轻他们申请各种经费和赠款的负担。

科学家首次测量红移为1的星系原子氢 填补人类在星系演变和恒星诞生研究中的空白

英国《自然》杂志14日发表了一项天文学最新研究,报告了对平均红移为1的一组星系所释放的原子氢的测量结果。这是首次进行此类测量——由升级后的巨米波电波望远镜完成,这一成果有助人们理解星系中恒星的形成,填补了人类在星系演变和恒星诞生研究中的空白。

科学家设计出用于皮肤黑色素瘤治疗的纳米载体药物系统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日前表示,该校研究团队设计出用于皮肤黑色素瘤治疗的纳米载体药物系统。研究人员认为,该系统有潜力扩展到多种疾病的治疗。相关论文在最近的《先进疗法》期刊作为封面文章发布。纳米载体药物系统由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和药物组成,即聚谷氨酸(PGA)载体以及两种混合药物的药包。这两种药物分别为BRAF抑制剂(达拉菲尼)和MEK抑制剂(司美替尼),它们能有效治疗黑色素瘤。

俄开发出诊断肝部肿瘤的光学活检法

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光学技术诊断肝部肿瘤的方法,使用光学探针进入组织,收集分析携带诊断信息的反射光和荧光信号,得出有关组织状态的结论。这种肿瘤检测方法更精确,能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速度和效率。该研究得到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相关论文刊登在最近的《科学报告》上。

前苏联废弃卫星或与中国火箭相撞 将产生数千块太空碎片

一家跟踪太空碎片的公司LeoLabs透露,中国一枚废弃的火箭在10月15日晚(英国时间)将有10%的几率与一颗暂停使用的前苏联卫星相撞,从而带来大量太空垃圾,导致低地轨道的太空碎片增加10%到20%,给航天器带来巨大风险。据悉,这颗报废的火箭为长征4号丙运载火箭,于2009年12月15日发射;前苏联的废弃卫星是1989年2月22日发射的帕鲁司(Kosmos -2004),重量825公斤。

西非科特迪瓦大象数量出现断崖式和灭绝性下跌

科特迪瓦曾是西非大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也因此得名——象牙海岸(Ivory Coast)。但近日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表示,和三十年前相比,科特迪瓦的大象数量出现断崖式和灭绝性下跌。研究者分析了 2011 至 2017 年获得的粪便计数、人象冲突记录、媒体报道和采访调查数据。

《科学》:细胞核促使受挤压的细胞快速逃生

我们能感知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变化,而有研究发现这种感觉也存在于单细胞水平。细胞受到挤压产生严重形变时,会触发快速逃逸反射,使细胞移动并从狭窄的空间或拥挤的组织中挤出。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细胞中的细胞核,如何促使细胞检测并响应这种足以威胁其生存的急性形变。研究人员在斑马鱼胚胎分离的原代细胞中发现,核膜受到挤压时,其表面的褶皱会自行消除,接着触发运动蛋白的激活,从而激活细胞的细胞骨架,帮助细胞逃离拥挤的环境。

NOAA:我们刚经历了140年来最热的9月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CEI)的科学家称,2020年9月全球经历了空前高温,比20世纪9月气温均值高出0.97℃,是1880年有气候记录以来最暖的9月。自2005年以来,发生了10个最暖的9月,而最近7年中全球9月平均气温每年都再创新高。此外,年初至今的全球平均温度比20世纪的均值高出1.02℃,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温度,仅低于2016年。

《Nature》子刊:CAR-NKT细胞疗法显示治疗实体瘤潜力

2020年10月16日获悉,贝勒医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GD2 CAR-NKT细胞安全性良好,可定位到肿瘤部位;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获得客观缓解,骨转移病灶消退。这些结果显示了CAR-NKT细胞疗法对抗实体瘤的潜力。儿科肿瘤学教授Leonid Metelitsa博士表示,“利用具有天然抗肿瘤能力的免疫细胞并通过设计合成受体增强其抗肿瘤能力是可能的,这为应用这一策略来对抗难以治疗的实体瘤带来了可能性。”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Mol Psych:STAT3信号转导有助于调节情绪

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由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药理学部的Daniela Pollak领导的MedUni Vienna研究人员表明,STAT3作为一种控制情绪反应的分子,在传递5-羟色胺相关信号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STAT3信号转导途径响应于一系列免疫原性和非免疫原性刺激,即可以和不能触发免疫应答的刺激而被激活。

Immunity:新技术可帮助修复单细胞RNA测序的丢失数据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通过修改常用的Seq-Well技术,大大提高了从每个细胞收集的信息量。在本周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小组通过分析来自五种不同皮肤疾病患者的约40,000个细胞,证明了该技术的强大功能。他们对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的分析揭示了五种疾病之间的许多差异,以及一些共同特征。

Cell Systems:计算机技术帮助优化细胞培养条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新加坡杜克大学-国大医学院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算法,该算法可以预测在实验室培养中保持细胞健康所需的分子。他们开发了一种称为EpiMogrify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预测发信号通知干细胞转变为特定组织细胞的分子,从而有助于加快需要在实验室中增加患者细胞数量的治疗。

PNAS:猪冠状病毒能够在人细胞中复制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猪状病毒株也有可能传播给人类。在实验室测试中证明了该病毒对人的潜在威胁,该实验表明SADS-CoV可在人的肝,肠细胞以及气道细胞中有效复制。调查结果于10月12日发布在PNAS上。尽管它与导致人类呼吸道疾病COVID-19的乙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同一病毒家族,但SADS-CoV是一种导致猪胃肠道疾病的甲型冠状病毒。该病毒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对仔猪尤其致命。

Nutrients:摄入诸如猕猴桃等完整水果或能有效增强机体的活力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utrien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塔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饮食中维生素C含量低的成年人可以通过连续两周每天都摄入两个猕猴桃来帮助增强机体的活力;本文研究强调了通过的水果摄入维生素C的好处,比如摄入猕猴桃,研究者所观察到的效果要比主要通过补充剂来服用维生素C的人群更加明显。

中央发布计划方案精简人才“帽子”:职称评审不得设置出国经历限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将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不得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限制性条件。落实教授上课制度,高校应明确教授承担本(专)科生教学最低课时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处理。切实精简人才“帽子”,优化整合涉教育领域各类人才计划。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有关申报书不得设置填写人才称号栏目。

中国高校招生或增设体育项目 中考体育将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在今天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学校的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

漳州部分高校持续推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为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教学的平稳有序运行,漳州部分高校在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巩固在线教学的成果,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近七成学生留学受阻 海外高校纯在线教学比例过半

日前,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一份调研报告,调研时间为9月4日至9月21日,调研对象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312名已入学的国际学生,以及来自153个国家的2689名潜在国际学生。报告显示,69%的学生坦言,疫情影响了自己的留学计划。他们中有57%的人打算推迟到明年入学,13%打算去另一个国家学习,4%表示暂时不想出国留学。

高校开设“恋爱心理”课程充分回应学生刚需

近日,多所高校开设“恋爱心理”课程。一项调查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在表白、相处及异地恋三方面。如何解决恋爱中的矛盾和分歧、如何面对感情的结束是大学生最希望学到的内容。

北京中关村发布系列创新创业支持措施 多措并举引领“双创”升级发展

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提升分园产业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引导各分园进一步突出产业特色、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构建各具特色的高精尖产业集群。《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各特色产业园和分园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示范区产业布局要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其中,各分园产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主导产业地位突出,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

北京中关村发布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

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旨在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在深化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首次系统提出通过培育十大新业态,建设七大新场景等任务,实现技术、产业、应用、集群、生态和规则六大领域全面引领。《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中关村示范区数字经济企业总收入规模超过4.6万亿,年均增速不低于15%。围绕算力提升、算法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和重点行业融合应用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创新技术。

厦门出台扶持政策 实施标准化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