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有了前面文章的铺垫,以及折腾openelec的经验。在嵌入式轻量linux上实现nas+htpc是迟早要搞定的事情,鉴于网上同类文章比较少,在张大妈平台上准备继续发几篇教程。后续将围绕KODI和Docker这两个主要的功能展开,至于还会不会换系统我自己也不清楚。
正如题图所示,这个librelec是一个精简的嵌入式系统,仅包含了kodi所需服务。占用系统资源小,启动快。简单的概括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专注高效,返璞归真。前面文章中折腾U-NAS, OMV, lubuntu的时候,感觉开机速度还是有点慢,可能和后台加载的服务多有关系,而且U-NAS, OMV和lubuntu安装桌面环境以后,视频和声音输出到HDMI这样的设置无法在kodi中设置,还需要退出界面到桌面环境下处理,这样的结果还是经常需要开远程桌面或者不停的接感觉非常的麻烦。作为一个linux的爱好者,是不屑于整一个鸡肋的视窗环境。U-NAS, OMV, lubuntu这一类基于debian的发行版虽然大而全,但是也因此多了许多我目前还用不到的服务,我想要的是极致的精简,所以这次重操旧业,搞一下LibreELEC。
至于LibreELEC和coreelec,EmuELEC,OpenELEC是啥关系我也讲不明白。我理解LibreELEC应该是从OpenELEC发展而来,并且kodi的版本更新,插件更多。corelec是专注于arm平台的,原生支持docker,EmuELEC也是从LibreELEC发展出来专注于玩游戏的,OpenELEC应该最早,但是现在来看似乎有些落伍了。网上LibreELEC中装docker的教程很少,只有一篇还是在斐讯N1上搞的,文中还给了插件包,为了以防万一,我还稍微改动了一下LibreELEC的系统文件,建立opt文件夹,让系统能安装Entware环境,后来的我发现在PC平台上Docker插件可以正常使用,所以Entware环境的搭建我就不在本文中写了,大家有苹果系统可以百度搜下LibreELEC Entware就会有教程出来。
NAS+HTPC折腾之旅可以说是由繁入简,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基本的功能需求不能少。也许OMV,U-NAS甚至ubuntu对我来说都太大了,我没有那么多的用户权限分类需要,纯粹作为个人和家庭搭建的集媒体播放和NAS功能一体的而已。我需要的服务无非是以下几个:
1. kodi 版本肯定越新越好,最好更新足够快插件也全,Iiptv simple client是必装项,为了能看电视。
2. webdav服务,前面的介绍已经提到,chfs文件系统,前面我介绍了lubutnu下单文件的运行方法,在LibreELEC上我将使用docker搭建环境。
3. 蒲公英内网穿透,这个功能在ubuntu下非常容易实现,但是LibreELEC的JeOS系统,属于linux的一种嵌入式系统,不支持deb包安装,经历了一些折腾之后,我在docker上也实现了,后续会以专题的形式展开。
4. samba服务,这个libreelec自带了,省了很多事。
5. jellyfin的硬件转码,由于1017u只支持vt-x不支持vt-d,网上pve这种教程我肯定用不了。只能在系统自身上找办法,还好作为播放器的librelec系统的驱动是相当新的,能够完整的开启vaapi实现jellyfin的硬件转码。经过我的测试发现jellyfin在LibreELEC下是可以转码的,但是支持的格式有限,从日志上看是ffmpeg的问题。目前jellyfin还在发展当中,不论是服务端和app端都还需要完善。相比而言,LibreELEC自带的插件中采用的EMBY的3.5.3版本支持的格式就比较多。后面我会把jellyfin和EMBY的设置方法都写出来,大家根据自己使用的实际情况选就好。
6.其他如nextcloud和可道云这些,只要有docker就是万物皆有可能。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慢慢介绍。
网上类似的教程很多,而且官网里也带了镜像的制作工具,非常方便。这里只概述一般过程,具体每个人开机启动,bios设置这些因人而异,请大家自行百度。
1. 打开官网链接
2. 网页虽然是英文的,好在不难,点击downloads找到下载界面。
3. 官方给了常见桌面平台的下载工具,我用的是windows,选windows的进行下载。
4. 向下找到固件镜像下载,当然也可以采用引导盘制作工具选择版本后自行下载。
5. 工具下载后开始制作系统引导盘,软件镜像本身只有200多兆,不挑U盘,如果想把系统装在U盘上还需要再准备个U盘,其实系统本身对容量不太挑,可以参考我openelec那篇文章自行分区。如果不想麻烦也可以找个4G,8G或者更大的U盘来安装。上次lubuntu我还闲置一个32G的SSD,所以就用来做libreelec的安装盘了。
6. 设置待装的电脑从U盘启动,选中引导盘所在的U盘。引导界面提示boot:稍等片刻出现交互界面。这里选择install, 然后就要选择需要安装的盘了。可以根据磁盘容量来分辨装到哪个盘,一定要确认好再按确定,因为安装过程会自动分区清空数据。安装完成后拔掉引导盘选择reboot即可。
首次配置建议插上鼠标,方便操作。
第一次启动系统会弹出欢迎界面,语言这里先保持默认英语,一会再改中文简体,否则会乱码。
给自己的主机起个名,我选默认。想改的话点下LibreELEC就行。
默认打开了SAMBA,建议打开SSH,方便命令行操作。
设置密码,这个密码不让太简单,如果懒得弄可以保持默认。SSH的默认用户名root,密码libreelec
以上插件安装后待用,IPTV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之前文章,LibreELEC还提供了linuxserver.io的插件,这个插件可以看成是有人根据LibreELEC系统定制的配置文件,但是无法做个性化定制。
选择设置——服务——控制选项中可以给kodi远程设置用户名和密码,控制功能是用来方便手机app控制kodi,我手机上用的是app是kore。
这里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如果需要做WOL唤醒。可以填一下网卡的物理地址。
这里没太多好说的,把能打开的选项都打开就好了。Airplay也就是投屏功能,可以用手机app把视频投到电视上看,但是这个Airplay在我这里默认打开却找不到,我只好试着关闭再打开,结果就找到了。
手机的无线网和LibreELEC在同一个和网段内,打开手机APP的TV投屏就能看到Kodi LibreELEC的选项,我尝试了几个常见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