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第16条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提“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6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要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田园统合体”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各地纷纷开展了“田园统合体”探索和建设工作。本期《中国村庄》特聚焦成都、玉林与汉中等地“田园统合体”的实践做法。
四川成都多利田园综合体是由上海多利全资子公司“多利(成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郫都区红光镇、三道堰镇连片规划建设的有机小镇。自多利2013年入驻红光镇以来,探索形成了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为基础条件、以绿色发展为根本导向、以高端产业融合为发展路径、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主要支撑,实现区域特色凸显、农业功能拓展、体制机制创新、多元主体共赢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逐渐体现产村相融、三产互动、城乡统筹的综合示范效应,呈现出六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发展取向绿色化
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多利农庄”)是全国都市现代农业标杆企业,在全国不同纬度带布局形成9大区域农业种植(合作)基地近5万亩,旗下“上海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有机蔬菜行业标准制定单位。多利农庄通过建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累计为上千余家企业和10万个家庭提供绿色有机生活服务。
多利田园综合体作为多利农庄在成都的一个基地,借助母公司的有机农产品种植和营销优势,充分利用地处川西平原腹心、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和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郫都区自然生态优势,以“绿色化”发展理念为指引,打造以万亩有机生态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三产互动、产村相融的都市现代农业综合体,以“菜-菜-稻”和“蔬菜-油菜-水稻”为主的水旱轮作实现与传统农耕文化共生,以“有房有院有块田”的经营性农庄综合体和“宜业宜游宜居”的都市有机农业小镇实现与城乡空间共生,以生态有机产业发展和林盘保护性开发利用为重点实现与自然生态共生。目前,已对1250亩耕地进行了土壤改良和有机改造,开展有机蔬菜大田种植600亩,完成500亩有机蔬菜认证。
二、产改成果集成化
多利田园综合体在建成中将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金融制度等多项改革成果集成运用,形成了“聚合效应”。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统筹利用。多利田园综合体以郫都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为契机,在白云村形成了“全域土地整治,集中统筹发展”的思路,对零散分布的宅基地进行整理,集中调整出436亩集体建设用地,除去农村新社区聚居点用地100余亩外,剩下300余亩按规划确定为经营性用途后,在原址就地入市进行田园综合体建设。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为保证土地集中集约使用,白云村实行“全村统筹、人均持股、动态管理”的模式,凡户口在该村的农业人口均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土地使用权按成员人口数量进行平均股份量化,成员又以各自土地使用权入股,并承诺参与土地整理和集中居住,同时授权集体经济组织对成员的承包地和宅基地进行统一流转、入市。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产品创新。多利公司与成都农商银行、成都现代农业担保公司进行了深度对接沟通和系统政策研判,研究形成了“多利农庄有机小镇”项目金融服务方案,多利经营性农庄项目获得金融支持,物业抵押可获得50%的经营性10年期贷款,分10年偿还,有效破解了涉农项目产权融资障碍。
三、经营方式合作化
多利田园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合作化的方式进行经营,有效破解了单一主体能力有限的制约,增强了发展的合力。
在投资经营主体上,引进多元主体共同投资经营。与浙江绿城集团全面合作进行规划建设,引进法国lux酒店管理集团进行乡村酒店运营管理;引进国开金融公司投资多利田园综合体,引进中国平安集团投资控股,依托保险资金“大资本、低成本、周期长”的优势,有效解决了都市现代农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难题;依托平安140万销售团队及7000万高端客户资源,拓展了新销售链条和营销网络体系,成为“平安好生活”承载主体。
在集体土地资源上,作价入股共同参与生产经营。利用土地整理预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5%集体建设用地18亩,“作价入股”多利田园综合体,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有机生态产品上,组建成都有机生态农业产销联盟。选择有规模特色的单品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加入联盟体系,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多利公司)+有机生态蔬菜产业园区+园区农民合作社+联盟成员单位”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和利益链接机制。
四、产业业态融合化
多利田园综合体立足于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以促进三次产业和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多元功能协同布局。综合体包括国际农业博览区、农科服务配套区(分为东西两区)、农庄生活体验区、田园观光样板区、生态林盘风貌区、新型乡村混合区、田野工坊创意区等八大功能区。
六次产业融合发展。在多利田园综合体,一二三产业的界限趋于模糊,融合发展贯穿于整个园区。建成6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3000平方米玻璃智能温室和200亩钢架蔬菜生产大棚及100亩景观蔬菜种植;建成企业集装箱式特色办公区、生态农产品展示区和3500平米蔬菜分拣包装车间,启动4个组团度假酒店和家庭农庄建设,首批示范农庄和有机生活体验馆已正式对外开放。
大力推进双创孵化。联合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和上海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都市农业科创中心”,采取“成果转让+创新导师+孵化基地+服务平台”模式,设立100万元的多利农业双创基金,打造国家级都市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双创孵化园区。目前,园区内已相继引入创客咖啡吧、有机蔬菜沙拉吧、三禾家庭农场、亮亮家庭农场、farm私房菜、园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入驻双创园区。
五、产品营销品牌化
多利田园综合体摆脱以量取胜的传统发展模式,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出一条高端化、品牌化发展路子,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竞争实力、项目盈利能力提升等多元目标同步实现。
多利田园综合体在综合体建设上,依托绿城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理念和金牌生活综合服务商品牌,为田园综合体的整体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在酒店运营上,引进法国lux酒店管理集团运营管理多利田园综合体乡村酒店,带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也为“市民农庄”的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农产品营销上,瞄准高端客户资源,促进有机生产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促进多利农庄从有机蔬菜的先导者转型为健康安全生活方式的提供者,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将企业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展。
六、发展效益共享化
多利田园综合体通过发展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不仅促进多种发展资源有效聚集,而且推动发展效益共享化,并构建起多方持续性共赢的格局,有效规避了发展中多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从政府来看,不仅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设计,形成了规范化收取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的制度安排,分享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而且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环境优化。从集体经济组织来看,白云村建立成都利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白云拓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多利园区的生产与建设,实现村企互动经营、融合发展,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多元化增收。从农民来看,通过宅基地综合整理,不仅不出一分钱获得新房居住面积人均40平米,还可以获得拆旧补偿金人均3.5万元,而且水电气讯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一应俱全,农户居住条件得以根本改善。从有机生态农业产销联盟成员来看,通过成员间在产业、品牌、市场和科技等方面的叠加融合,并采取品牌支撑、科技援助和农资配送、流通环节利润返还等方式,形成稳固的单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分享机制。目前已吸纳4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盟,其中12家合作社已与多利公司形成固定单品购销关系并享受10%的单品销售净利润返还。
多利田园综合体的模式创新点不仅在于构建了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成效不仅在于占全区40%的集体经营性土地上市规模和高达5.2亿元的项目投资规模,更重要的在于形成了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创新机制,从而更具普适意义及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