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思原编辑丨蕨影
一夜之间,无数稻草压到了极越身上。
小到几十万的“Tech星球”,大到上千万的“浙江星塘”,从合作媒体到供应商,甚至连中国移动也下场讨薪,表示“车联网业务欠款超205万,已走诉讼流程,如果12月20日之前未支付,那么所有的极越车型会直接无法联网”。
而从供应商12日晚上发给「科技新知」的现场“讨夏”视频显示,有供应商的欠款达到了上亿元,并且有现场人员称其从今年10月便向公司询问欠款情况,但一直到现在也未有回应。
好在堵了一夜的供应商们,终于得到了回应!
“百度、吉利、极越三方将组建处理小组,最晚 15 号建立,工作组组建之后给出供应商对接窗口,分批次按照供应商类型和工作组商谈解决方案”,上述供应商13日下午向「科技新知」透露,“已经开始堵门不让进人了,大部分供应商都进不去”,所以能否要回属于自己的资金,还是未知。
从一个月前极越CEO夏一平脸上的伤开始,关于极越裁员、解散的传闻便不断传播,虽然极越方极力否认,但现实却是如此赤裸裸地发生在了眼前。
除了相关合作方的欠款外,极越内部也是风声鹤唳,市场消息称极越多个省份的销售团队全部解散,关于夏一平违规使用供应商、涉嫌贪腐、将家属移民新加坡等传言也广为流传。
不过好在员工的极力斡旋下,百度和吉利内部正在走转账流程,为员工缴纳拖欠的11月社保,从13日傍晚三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也得以证实。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这笔钱是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资,金额大约6000万元。后期,会陆续解决员工离职赔付等各个员工的合理诉求。
“极越汽车作为百度和吉利合作造车的产物,有两棵大树撑腰按理说不应出现‘闪崩’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向「科技新知」表示,“这种溃败速度,极大可能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
如果从极越的前身“集度”来看,百度算是集度时期的主导者;后来,因为造车资质问题,百度放手控股权,集度改名为极越,转为吉利集团麾下的汽车品牌。但是,无论是管理还是生态技术,都是百度的人在做,夏一平在沟通会中也强调百度拥有极越董事会 80%投票权。反观吉利更多时候充当供应商角色,甚至还被欠了款。
那么由此也延伸出一个疑问,极越的崩塌,与百度有多大关系?“甩手掌柜”李彦宏的用人逻辑、管理逻辑是否出现了问题?这是否会影响百度未来的发展?
又一次“用人不淑”?
倒闭传闻多时,极越 CEO 夏一平终于在12 月 11 日下午发内部信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
在这个时刻,员工们才得知,公司并未为他们缴纳11月份的社会保险,尽管工资发放依旧如常。一时间,员工直播讨债的各种视频流出,频频冲上热搜。
事实上,今年以来,夏一平和极越已经是热搜的常客。最为外界熟知的,是时至年中一场发布会采访,他谈及年初1、2月份的销售惨状,不禁感慨万千、泪洒现场。
在经历了去年的销售颓势之后,今年1月,夏一平亲自挂帅,带领营销团队奋力一搏,力求扭转乾坤。尽管自7月份开始销量出现起色,都超过了2000台,有的月份甚至卖到3000台。
不过,统计过去12个月,极越也只卖了14055辆车,平均每月销量不到1200辆,而目前留在牌桌上的汽车品牌,月销量均稳定在1万辆以上。
可以说,一切已晚,对于深陷价格战旋涡的新能源汽车,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月销2万辆已是生死线。
雪上加霜的是,多名熟悉此事的人士认为,极越闪崩主要原因在于百度撤资。而有百度内部人士向“财新”透露,公司2024年10月曾派财务团队进入极越尽调,为后续30亿投资做准备:“结果发现极越一滩烂帐,有高达70亿财务窟窿,决定不再继续投入。”
另外,吉利为极越汽车生产汽车需收取代工费用,因为拖欠款项,吉利方面已经不再发车。
根据目前泄露的信息显示,极越拖欠吉利超过40亿的生产制造费用,同时欠缴百度约10亿的云服务及其他相关费用。
也就是说,这次事件的本质还是因为极越没钱了,并且百度和吉利两个“大哥”也都不愿再出资。
然而,被数百名员工围堵时,夏一平显得很委屈,“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没人承担,两个股东都没站出来。”
追其原因,与极越管理层脱不开关系。据悉,有极越员工在朋友圈指责夏一平涉嫌贪腐问题。
据其朋友圈截图显示,“当我要求按照采购流程组织媒体比稿,他硬塞供应商进来;当他的供应商没有入围,他就拒绝签署框架;当他的人拿着几页A4纸就要我审批我到任前的一笔笔糊涂账;当我亲眼见证他特批支付十倍于市场价的费用给他的人指定的供应商。”
也有员工表示,“十月份百度派了新财务负责人来公司审计后,发现了夏一平的种种贪污腐败,私人授受的行为,采购各种指定供应商,中饱私囊。因此要求夏一平自行辞职。” 不过上述说法尚未得到极越方面的证实。
事实上,极越汽车的大多员工认为,极越汽车走到今天,夏一平要负90%的责任。并且其公司内部一直有传言,百度其实愿意继续输血,但前提是夏一平必须离任CEO,而夏一平不愿作此让步。
其实从百度最近几年的管理变动来看,更倾向于启用旧人,例如沈抖等人。据“腾讯深网”此前分析,不过更早之前,百度的策略是广纳外部人才,当核心高管出现岗位空缺,李彦宏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内部提拔,而是在全球选人,“谁是最佳人选,就让谁来担任这样的职位。”背景光鲜亮丽的国内外大厂高管、专家,如李一男、张亚勤、吴恩达等均是空降百度,直到陆奇的到来得以被推向高潮。
但随着陆奇的匆匆离开,百度进入内部选拔人才的战略转型,直到夏一平的到来,再次打破了百度的平静。从履历上来看,夏一平也算是车圈老人,并且也是被李彦宏在几十位候选人中亲自选出,甚至没来得及告诉自己的太太。但如今这位外来的和尚,没能念成百度的经。
正式官宣时,李彦宏用一长串形容词来形容夏一平,其中有一个是“有激情”。这也与李彦宏的用人原则相似,“其实此前每一个高管的晋升,Robin都用了同样的词,就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在内部跟高管开会讲话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原则。”一位接近李彦宏的百度HR人士表示。
至于夏一平,从任职一开始,就面临外界的一些质疑:为什么是他?造车这件事他行吗?但是当时的夏一平也确实有激情,为了赶进度,夏一平周末拉着中层开会是常态,程序员们也戏称经常参加“夜总会”,意思是“夜里总开会”。
后面不管是上百个蓝V卖车账号矩阵还是亲自下场制造热度,夏一平也的确努力,可惜如今这些蓝V账号已经成了“讨伐”极越的主要阵地。
夏一平是否真的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我们暂不可知,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场闹剧中,夏一平脱不开责任,并且对于李彦宏来说,前有公关副总裁璩静、后有夏一平,也需要仔细审视自己的用人标准和水平。
造车结局早定
其实从李彦宏对极越和造车的态度,就已经能够看到结局。
根据李彦宏的早期规划,百度不会亲自造车,而是与传统车企合作,百度只负责擅长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不亲自下场造车的李彦宏,将主要精力放在了AI领域。所以就有了夏一平执掌极越大权。
但外界担心的是,即便老板亲自带队,造车这件事也不一定能做成,而李彦宏却直接当起“甩手掌柜”。之前雷军和周鸿祎有过一次经典交流,在360特供机失败之后,周鸿祎找雷军聊为什么会失败,雷军当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要是想做手机,想想你能不能全力以赴,能不能来领军,你要是能亲自带队,咱们可能还有得一打。你总不能弄个部门,弄个总监就觉得能跟我打吧。”
这跟百度造车的处境很是相似,李彦宏对极越的态度也有些模糊。
今年3月份,李彦宏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时,主持人便直接抛出了这个问题:你不想亲自下场造车吗?李彦宏回答:“那个门槛稍微有点高,比较麻烦。”面对主持人“但很多人现在都自己下场了”的追问,李彦宏含糊其辞。
李彦宏很少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极越的支持,甚至在今年4月和夏一平一起参加直播时都惜字如金,为数不多的几个提问,也让外界质疑他对极越01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今年11月份的百度世界大会也是如此,有知情人士透露,极越付出300万,在百度世界大会能享受的权益只有主论坛的一条口播,以及播放一条暖场视频,甚至这条暖场视频在观众进场之前已经被播放完毕。
在百度发出的百度世界大会通稿中,百度也没有提到极越。虽然百度世界大会是百度的商业活动,但在集度成立之初,李彦宏曾经对集度员工说:“集度,承载了百度的造车梦。”
因此,李彦宏和百度对极越的若即若离,更令人不解。
不过,从投资数据上来看,李彦宏对极越的失望,也可以理解。
到目前为止,百度已向集度投入累计约88亿元,其中2022年投入41亿元,2023年增至47亿元。到最后,接近100亿的投入,只换来不到1.5万辆的销量。
但是,反观风头正盛的小米汽车,其一出手就砸了700亿,雷军认为100亿美元才是上牌桌的门槛。
过去十多年来,百度尝试了诸多跨界业务,包括外卖、团购、电商、直播、短视频等,但无一例外都没做起来。
而如今,在AI高速发展的当下,对于百度这样很早就押注AI的企业来说,“人工智能梦”和“大模型梦”更为重要,李彦宏似乎确实无法顾及造车这样“比较麻烦”的事。尤其是萝卜快跑已经跑起来的情况下,与雷军用实际行动“All in造车”相比,百度只能算是嘴上功夫。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像小度这种直接向李彦宏直接汇报的业务,最近几年过得还比较舒坦。
李彦宏此前在谈及公司治理时也表示,百度不能打太多的仗,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把资源放到真正跟核心业务相关的地方去,避免资源过于分散。所以在全员ALL in AI的情况下,选择性放弃造车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下一个“极越”?
在极越暴雷后,重新梳理百度的业务线,可以发现一些业务,似乎也来到边缘地带。
其实百度的一些问题,李彦宏看得最为明白。今年的一次内部总监会上,他罕见地承认现在百度的增速下来了,“是比较艰难的时候”。
事实确实如此,近几年来,百度的营收增速确实跌宕。2019年至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02%、-0.32%、16.27%、-0.66%、8.83%。2024年前三季度也仅有Q1实现了增长,其他两个季度均出现下降,Q3甚至同比下降了2.58%。
李彦宏指出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转变为一个零和游戏,这意味着市场份额已经进入博弈阶段。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百度的核心搜索业务,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应用的兴起,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搜索引擎,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也被进一步分散。
在百度内部,不赚钱的业务也开始收缩。今年6月30日,百度百科App正式下线,相关功能迁移至百度App中的“百度百科”小程序。作为一款典型的工具型应用,百度百科App无法与电商、游戏、广告等盈利性业务实现有效结合,更大程度上需要百度的输血。
今年7月,百度的文小言上线,作为一款AI数字人社交APP,当时的文小言被认为是百度在社交赛道的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在2个月后,便直接与文心一言进行了合并,成了现在的文小言。
再看其他业务,三季度百度将医疗事业部HCG并入移动生态事业部MEG,同时将百度网盘也纳入到MEG中。也是这一调整,使得其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3%,但即便这样,经营利润率环比也仅提高了0.5pct。
除了对AI和智驾业务的持续投入,让百度内部传统业务变得草木皆兵还有资金问题。三季度百度核心的自由现金流只有24亿,同比下滑59%,这个规模仅高于2022年一季度。
现金流这么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现金流下滑,广告业务的现金流一向很好,因此当百度的广告承压时,现金流自然会受到一些影响,与此同时,智能驾驶、智能硬件等虽然看上去收入增速不错,但可能并一定会当期回款,所以只能对走下坡的业务部门或者缩减外投企业预算来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