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著网
「青年人通过抽象文化,消解惯常交往规则的正统和严肃,以个性化的表达展露真实鲜活的自我,传递积极乐观、笑对一切的生活态度。」
>>>
12月2日,小红书发布2024年度关键词——抽象。
2024年初,回答问题不合常理的“过年回家已读乱回”视频爆火,“已读乱回”成为今年最热抽象梗之一。年中,某博主整容鼻子失败后维权无果,制作出歌曲《还我妈生鼻》,网友广泛传播“还我妈生x”的抽象梗。年底,《向往的生活》往期节目被“挖坟”,何炅吃着黄磊煮的豆角说:“谁说这豆老啊?这豆太棒了!”这句话也和“邪恶栀子花”等各种抽象玩梗内容引发全网热议。
花式搞抽象里,也不乏许多网友调侃生活中的不如意。有的网友表示自己人还活着但已经累到“活人微死”,哪怕家里着火了也能淡淡地说出一句“房子着火我拍照,人生乱套我睡觉”,自嘲时仿佛在说“人生阴影那么多,不如坐下乘乘凉。”
轻松搞笑的内容、独特甚至“奇葩”的解读视角、让人惊叹脑洞和创造力的“梗”,使“搞抽象”成为年轻人网络社交的流行语。2024年“抽象”的风靡,不仅在于各式各样“不按套路出牌”的内容让人忍俊不禁,也在于青年人在趣味性的网络社交中,消解惯常交往规则的正统和严肃,以个性化的表达展露真实鲜活的自我,传递积极乐观、笑对一切的生活态度。
01
违背交往预期,解构社交秩序
“抽象”是指网络中那些莫名其妙到有点好笑的人、行为或事物。无论是“已读乱回”,还是让人看完觉得“好奇怪,再看一眼”的表情包或流行语梗图,抽象内容时常出其不意地“幽人一默”,让网友们发出“这可太抽象了”的感叹。
“你看偶像练习生吗?不像”“你听懂了吗?懵懂”“那天登你的号,好多人叫你宝宝,你说你会改的,怎么改的是密码”……这些反常规的回答在并未完全脱离原有语境的基础上,违背了人们对惯常回答的预期,以跳脱的逻辑展现了新奇的解读视角。
预期违背发生的背后,是既定的交往规则的存在。日常中,交往规则是人们社交中已然习惯的交流逻辑和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例如,对于问题“你看偶像练习生吗”的回答一般是“看了”或者“没看”。
这种相对固定的交流模式并不特别,是人们社交的常态。而抽象文化反转了印象中的既定答案,解构了原本的交流规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常规中抽离出来的新鲜视角与交往体验。
伯明翰学派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认为,青年群体通过流行语、音乐、服饰、发型等各种元素形成特别的“风格”,构建和主流身份认同相区隔的亚文化身份认同,实现对现实社会和主流文化的“抵抗”。例如,在朋克文化中,青年故意将衣物剪裁得破旧或不合常规,佩戴大量金属饰品和尖钉,留着“杀马特”的发型,歌词和俚语中充满对权威的反叛。
搞抽象时不需要遵从看待事物或交往过程中的惯性思维,也不需要让每句话、每件事都有具体实际的意义。青年人通过搞抽象,建立起幽默有趣、不被定义的身份认知,并且在和网友们一起传播抽象内容的过程中,不断巩固这一身份认同,产生“大家一起搞抽象,我们都是抽象人”的集体归属感。
抽象文化呈现出鲜明的风格,是青年人对既定社交逻辑和交往方式的“抵抗”。搞抽象的新颖独特,消解了惯常交往秩序的正统和严肃,让年轻人在搞抽象中“反意义”,寻求更加轻松愉快的表达方式,建立“无厘头也没关系”的新型交往规则。
02
个性化的表达,真实鲜活的自我
搞抽象的帖子中,有一类是“努力背梗仍比不过天赋型选手”,即无论怎么背网络热门抽象梗,也比不过那些在搞抽象上有天赋、一开口就非常抽象搞笑的人。网友纷纷惊叹于“背梗”赛道之奇特,以及为了显得有梗而努力程度之深。
对幽默“有梗”的追求,体现了当下青年人在网络中形成的“趣缘”社交,即因网络中的趣味性内容产生讨论、形成联结。
抽象内容的趣味性,使其成为“趣缘”社交的形式之一。年轻人可能不会因为一句“你吃了么”而热络起来,但不经意间说出同一句“已读乱回”或get到同一个抽象梗,就能让彼此的社交信号瞬间同频,在“你也是搞抽象的人”的趣缘加持下迅速拉近社交距离,产生更多互动和联结的可能。
趣缘为社交搭建起高速公路,也给青年人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的空间。抽象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形式,每个人都能参与讨论、打开脑洞、自由联想、发挥创造力。这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反映出当下网络文化中青年人强调“主体性”。青年人不再拘泥于传统交往规则的正统和严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它不同于常人甚至略显“奇葩”。
搞抽象中个性化的表达,不仅没有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反而引发众多网友的积极回应,认为脑回路天马行空又可爱。网络中并不缺乏有意思的内容,但这一类透着“活人感”的幽默更具独特性和吸引力,让人在“5G速度冲浪”时也能驻足片刻,在会心一笑间产生共鸣。
抽象文化的风靡,让人看见鲜活的个体。生活中的大多时候,青年人遵循既定的人际交往规则,难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而在网络中搞抽象时,青年人可以摘下严肃正经的社交面具,获得片刻喘息。每一条抛出的“梗”和每一次抽象的解读,都让“我”得到一次小小的呈现,释放出灵魂中真实而有趣的一面,用由“我”定义的表达取代循规蹈矩与刻板无趣。
03
走出“意义”迷宫,笑面生活困境
抽象并非2024年独有的网络现象。抽象文化最早可追溯至贴吧时代孙笑川等男性用户之间的骂战,形成了一种圈内的“抽象”交流方式。这种抽象文化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且并未形成大范围的“出圈”。
而前两年流行的丧文化、发疯文学,也体现了和抽象文化类似的特征,即个体性的表达和“梗”的大规模传播。丧文化和发疯文学的目的,大多在于表达消极的人生态度、宣泄负面情绪。
2024年搞抽象的不同之处,在于青年人以苦中作乐的自嘲和出人意料的幽默,消解生活中的常规、严肃甚至困难,呈现出轻松乐观、笑对一切的生活态度。
许多抽象内容本身,其实是生活中发生了不愉快甚至灾难性的事。例如,有网友过生日时蛋糕摔地上了,于是她直接蹲在地上点蜡烛、许愿、吃蛋糕;另一网友在旅游途中遭遇车祸,车子虽然被撞得惨不忍睹,但不妨碍她和“当事车”拍张合照发到网上,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生活有点苦,人们需要为情绪解压。青年人在生活不如意时,通过搞抽象获得片刻欢乐,减少一些压力与疲惫。这种面对困境“举重若轻”的姿态,也让青年人快速走出埋怨运气不好、感慨人生无常的情绪低谷,将负面情绪化解为自我调侃,一笑而过。
日常生活里,人们常常陷入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意义”的思考,殊不知早已把自己绕入了没有出口的思维迷宫。
在电影《好东西》中,王铁梅觉得小孩可以学一门乐器,女生打鼓很酷,所以她想让女儿王茉莉学打架子鼓。王茉莉在学习过程中,也喜欢上了打鼓。但在登台演出后,王茉莉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当个观众,并在作文中大胆表达了这一想法。王茉莉没有一味追求“学习乐器很好”和“女生打鼓很酷”的意义,而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真正的喜欢和开心远比“意义”来得重要。
抽象文化提供了“反意义”的思维出口。搞抽象时,青年人不再强行赋予生活那么多意义,在或平平无奇或困难重重的生活中,表达自我感受,享受当下的愉悦。如果快乐,那再好不过;如果世界以痛吻我,那我就原地躺下歇一会。不被“意义”绑架,或许才能坦坦荡荡地说出“没什么大不了的”。
青年人搞抽象时流露出乐观而富有活力的生活态度,在网络中建立起具有积极性的联结。日子再难,大家以一句“生活乱成一锅粥,你快趁热喝了吧”笑面逆境,继续前行。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新周刊,《搞抽象的人,到底在发什么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