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许光达将军骨灰安葬仪式上,赵朴初愤怒的写道:“句句腾正气,字字发奇香,宜做军民范,记为帮国光。”
此时距许光达将军离世已有8年时光,这场迟来的仪式也算为许光达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然而在许将军病逝后,就曾有人请示如何安置其骨灰。当毛主席得知这个情况,他的答复却耐人寻味。
毛主席究竟是如何答复的呢?许光达将军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传奇一生,功绩卓著
许光达,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里。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所以许光达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便主动挑起了家中放牛的任务。
许光达从小就展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即使条件如此艰苦,许光达仍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所以在趁着放牛的间隙的时候,他就偷偷地爬在教室外面听老师认真讲课。
但是外面的天寒地冻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许光达晕倒在了教室外面。
这引起了老师邹希鲁的注意,将晕倒的许光达救起。在此之后,邹希鲁免费教授许光达学习知识,在之后还将自己的女儿邹靖华许配给他,着实是一段金玉良缘。
1921年,许光达顺利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在这里有着不少的进步教师和爱国学生。
随着革命浪潮的逐渐高涨,许光达看着眼前的百姓同胞们深受军阀的迫害,更加坚定了参加革命的志向。
1925年,许光达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考入黄埔军校后,不仅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也聆听了周总理的多次讲话,这使他受益匪浅,更加用心的投入到了日常学习训练之中。
毕业后,许光达加入到了革命战争的行列之中。
他不仅参加过南昌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是积极组建中国工农红军,不幸的是,在应城战役中,许广达身负重伤。所以经上级考虑,许光达被送往苏联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光达立刻回国,培养抗日干部,探索抗日经验,作为司令员,亲自带领士兵们开展游击战争,为我军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建起到了关键作用。
解放时期的宜川战役中,许光达带伤指挥战斗,突破国民党军坚固防御,协同友邻部队全歼宜川国民党守军。
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郿战役中,他率部实施迂回,切断国民党军退路,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
1932年,许光达在瓦庙集战场上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因为湖南人的身份,使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更加亲密,许光达对毛主席更多的是敬佩。
在一次与日军的交战时,大获全胜缴获了不少物资。
其中就有一双皮鞋,这不禁让他想到毛主席脚上的那一双破旧拖鞋,于是拜托彭德怀将皮鞋转交给毛主席。每当毛主席穿上这一双皮鞋时,就会想起许光达同志。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让许光达去建设装甲兵部队。许光达欣然接受这一任务,并且下定决心要搞就一定要搞好。
那个时候的许光达可谓是白手起家,自建班底。
为了使坦克部队走向正规化,亲自查阅大量苏军资料,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部队实际情况,制定出坦克师、独立坦克团及独立坦克营 3 种编制表。
除此之外,许光达还大力创办学校,向上级请愿购买国外先进设备,为国争取装备和技术支持。
克服重重困难,许光达从无到有地组建了中国装甲兵部队,为我国装甲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被誉为 “新中国装甲兵之父”。
自请降衔,令人敬仰
许光达以前是在贺龙老首长的麾下的,所以如果说谁更了解许光达,那一定是贺龙了。
在1955年,国家刚刚实行军衔制,贺龙是这样说的:“光达同志有大革命的经验,有多次抗战的经验,还有苏联红军的经验,我觉得应授予大将。”
但是这个消息被许光达知道了,他对此感到十分愧疚。
许光达觉得自己错过了中国革命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面对当时国民党对同志们的迫害,自己在苏联相对舒适安全的环境下,所以他认为自己对革命贡献不足。
与其他将领相比许光达自己不足,没有办法与资历深、功绩卓著的将领们相比。甚至他还拿王震举例说明,认为大将一衔理应由像王震一样的人来担任。
而且他还认为跟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无名英雄们都牺牲了,他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但是大将一衔太过沉重,认为自己的功绩与这个军衔不匹配。
于是许光达多次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找到贺龙老首长,主动提出降衔申请,希望领导们再三思考,慎重考虑。但是几番申请都被驳回了。经过思考,提笔给党中央写了一封“降衔申请书”。
也正是因为这一封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许光达还得到了毛主席的盛誉“许光达同志是一面明镜!”。
毛主席也不止一次对许光达做出超高评价,在多次会议上,毛主席表扬了许光达的军事才能和革命精神,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共产党人。
即便这样,党中央军委还是没有同意他的申请,因为这样一个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浴血奋战的革命将士理应受到如此殊荣。所以经党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
鉴于党的决定,还有毛主席的赞扬,许光达接受了这个衔级。但是心中还是有所不安,所以后来许光达还是再三申请,给自己的薪资待遇降了一级。
10位开国大将,有9位定为4级薪金待遇,只有许光达定为5级。
作为大将,许光达也以身作则,绝不搞特殊。1957年,许光达父亲去世。
按照习俗理应隆重操办,况且自己的一个儿子还在北京做了大官,所以兄弟姐妹们和亲戚朋友们都在要许光达回家主持葬礼。
但是许光达却因此陷入了沉思,他向自己的妻子邹靖华说道:“父亲离世,我应当回去,但是兄弟姐妹们竟然要求我主持葬礼,大搞排场,而且还要带回去丧事用的白布,这一要就是几十匹,这怎么可以?”
当时党中央领导号召,要移风易俗,从简操办。
所以在许光达看来,父亲的丧事应该从简。如果不回去,这是对党的维护,理应说是应该的,但是乡亲们那边就会落下口舌,这件事情,让许光达苦恼了一阵子。
经过深思熟虑,许光达终于下定决心,派了一名熟悉湖南风土人情的政治干事代他回乡料理丧事。后来许光达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便再也没人提出大操大办了。
含冤离世,引人关注
在当时,装甲兵政治部主任程世清收到了一封密报,内容直指许光达之子与苏联有来往。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于是程世清按照纪律程序,将这封密保上报给了军委。
但是就是这一举动,让两个人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在1966年的一次会议上,程世清被军委要求提出意见,所以许光达之子的事情被再次提出来。
这一举动却被别人可利用了,对许光达本人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于是许光达大将含冤入狱,先后两次把许光达抓走,“审讯”多达100多次。
即使许光达将军已经年过花甲,但是仍旧遭到了残酷的对待。
在遭受了无休止的迫害之后,许光达大将含冤去世。这位为国家发展,人民安全做出巨大贡献,在革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去世,顿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样一个功勋人物的身后之事成为了相关部门头疼的一件难事。
在探讨许光达的骨灰如何安置的问题上,众人皆拿不定主意。所有人都明白许光达的贡献与功绩,但是在当时,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在众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大家决定还是请示毛主席的意思。于是毛主席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许光达同志的骨灰,要放在他该放的地方去。”
周总理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于是许光达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这里是许多革命烈士的安息之地。骨灰被放在这里,是对许光达一生功绩的肯定,这是最合适的地方。
在1969年的这次仪式上,许光达的妻子儿女出席了,许光达的儿子许延滨放置父亲骨灰盒时故意将镶有照片的那面放到了里面,以此表达对父亲遭遇不公的无声抗议。
1977年,经过长时间的平反,许光达终于沉冤昭雪,恢复了名誉。
在这一次仪式上,覆盖着八一军旗的骨灰盒,被郑重的放在了八宝山公墓的一室。这一次,许光达将军的骨灰盒被安放得端端正正。
结语
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许光达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书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在荣誉下,他不骄不躁,在迫害下,不屈不挠。这些优秀的品质,足以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
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
参考资料:几番让衔的许光达.人民网许光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肝胆昭日月 忠魂系铁流--纪念许光达大将诞辰一百周年.人民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