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公益!真题工坊带你练题】
2024-12-26 14:37

撰文|维尼

审稿|鹿丸

排版|维尼

 

食用指南

“专题整理”栏目是传播匠为了帮助各位考研er节省时间、提炼研究重点和积累相关专题语料新推出的冲刺期栏目!论文专题将分为:媒介技术篇、学界前沿篇、媒介与社会篇、互联网文化篇、网络治理篇、理论嬗变篇。每期会有学长学姐精心挑选的相关优质论文,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整理专题、掌握知识点,并指出考察方向!不过大家对于推荐的论文也要有所取舍,重点去看自己还需补充或是还未掌握的内容,厘清自己的思路。让我们一起在冲刺期冲冲冲!
 

EATING GUIDE

 

从2016年智媒概念在国内提出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多种技术在不同层面上推动着智能媒体的实践,传媒生态因此发生了进一步变革,智能传播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不断得到拓展。

 

智媒趋势下,尽管人在内容生产中将始终保持主导地位,传统的一些内容生产模式也会延续下去,但未来人机协同也将成为一种常态。我们需要关注人机协同对媒体产业的影响,把握好未来内容产业中的人机关系。

 

真题链接

请简述智能媒介对新闻生产的推进和挑战(2022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2022浙江大学)

请论述算法新闻的伦理困境与对策(2022北京师范大学)

请简述人工智能对新闻行业的影响(2022暨南大学)

请简述数据新闻新闻客观性的关系(2022同济大学)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做新闻(2022上海大学)

简述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广告创新路径 (2021暨南大学)

人工智能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2021上海大学)

人工智能对媒体融合转型的意义 (2020安徽大学)

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2020华东政法大学)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是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的理念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学会上便已提出,人工智能严格意义上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整个传播流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组织机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效果测定、经营模式等。对于新闻业而言,基于计算机辅助报道形式,数据新闻、计算新闻、机器人新闻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媒业的具体应用与表现。

 

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便捷,受众行为分析更加精准,媒体传播效果更加优化,它对新闻的内容生产、议题设置、运作方式等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但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更不可能取代记者编辑的素养、观念等,而是会帮助传媒人创造更多的新机会。

 

 

1

新闻业的新可能

用户分析:场景化、精准化与智能化
 

目前的新闻受众的行为分析主要是对用户阅读行为的分析,而个体的阅读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兴趣与偏好,但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阅读需求。

 

未来的用户分析将是综合性的,是基于阅读、社交、服务以及实时场景等综合数据建立的立体的用户“塑像”,而不是平面的用户“画像”。

 

伴随着场景化、精确化用户分析的,是用户与内容之间的智能化匹配。各种智能物体不仅可以为用户场景分析提供数据或依据,也能作为新闻接收的终端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未来人们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利用不同的终端获得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新闻生产: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

 

在新闻生产领域引入智能化的机器,不仅是为了将人从某些机械、刻板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方向是与人协作,拓展人在某些报道领域的能力,人机协作,将在新闻选题的策划与发现、新闻深层规律的探析、未来趋势的预测以及传播效果的预判等方面带来新可能。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使得新闻生产逐步趋向分布式,即多种主体在自我协同下共同参与某一个话题的信息生产,完成对事实全貌的构建,如维基百科。

 

在新闻领域,借助一些开放平台,人的“认知盈余”与机器、智能物体的智能资源结合在一起,将有助于对一个特定的新闻主题建立起丰富的认知框架,也有助于推动人们在某些角度下的深入挖掘。

 

新闻分发:社交化、个性化

 

除媒体的专业平台外,社会化媒体和个性化新闻客户端是网络新闻分发的另外两种主要渠道,同时也带来了新闻分发的两种趋向:

 

其一是社交化。也就是说,用户的社交网络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同时也成为信息过滤的一种机制。

 

其二是个性化。也就是用户的个性化偏好成为信息分发的基本依据。

 

两者的结合,使得传统媒体平台在新闻分发中的控制权受到削弱,而用户获得新闻信息的通道却更为多样与“可自控”。但新的分发机制,也使得后真相、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等问题变得突出。

 

新闻体验:临场化

 

VR/AR等技术,将为人们塑造全新的新闻临场感,它们可以营造出让用户在三维空间里直接“到达”现场的体验,让用户360度沉浸于现场。

 

这意味着,“你所见即是你所得”。也就是说,用户在现场的观察与感受,更多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兴趣与认知需要,而较少受到传统电视直播的摄像、导播视角的限制。

 

●互动反馈:传感化与智能化

 

在智能化时代,用户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将通过传感器直接呈现,这意味着用户反馈将进入到生理层面,不仅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信息在用户那端的作用过程与作用效果,也可以使反馈更实时地作用于信息的生产过程。

 

2

新闻传播的新变革

新闻产生的变革
 

机器人生产新闻需要依靠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科技相结合,全程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的参与,这在新闻生产领域都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机器人不仅能写新闻,而且能编辑新闻,甚至在此方面,机器人明显领先于人类。

 

媒介环境的变革

 

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媒介环境,融媒体与全媒体的全面结合已然逐步成为媒介的主流形态。媒体融合体现出区块链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特点。

 

智能新闻传播融合体现为数据融合、信息融合和智慧融合,这些融合是以数据、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将资源整合起来,以便于后续的使用。

 

新兴的智能传播媒介生态可以将传统传播媒介传播转变为智能传播。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观念转变为互利共赢的观念。

 

新闻发布方式的变革

 

由于经济日益发展,科技也随之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此环境下不断优化改革与完善,同样出现了很多新的传播方式,比如说微博。

 

从业人员应当更多关注网络平台上有关的热门话题,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并让其做出分析,找到这些热门话题的关键与核心,再在此背景下合理地加工,新闻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

 

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加持技术发展,新的新闻表现形式相继出现。数据新闻就是在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后所产生新的新闻形式。

 

将AI与VR结合起来的“沉浸式新闻”,根据不断的试验,提升了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的表现效果,给用户一个良好的应用体验。

 

3

新闻价值的新发展

新闻价值的核心呈现走向“交响化”
 

在当前媒体环境下,随着新闻活动内容制作主体和受众的相互渗透,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的交互,新闻活动越来越呈现出不同新闻内容主题交互合作制作新闻的特点。

 

“交响化”使新闻生产活动可以快速整合事实的不同信息、不同生产主体价值取向,使新闻对受众形成了复合的冲击力,更将传统新闻生产的即时性和直接性提升为全时性,使受众更快更全面地接收新闻信息。

 

新闻价值的“定制化”越来越强烈

 

新闻的价值因受众的需求而产生,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新闻和受众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乎消失。

 

今天,能引起受众广泛兴趣的新闻在于其与受众的心理距离是否足够小。观察近年来的热点新闻,那些普通的、与受众自身接近的新闻也会受到热捧,这说明只要新闻内容足够亲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就会受到欢迎。

 

新闻价值服务于人的基本定位得到赋能深化

 

在当今新闻受众思考新闻时仍然从“我”出发,思考的是新闻信息与“我”有何关系,与“我”有关的新闻大受欢迎,与“我”无关的新闻则弃之不理。

 

新闻价值围绕以人为中心构建,新技术促使新闻价值的人性化愈来愈加深。

 

随着参与新闻活动的主客体愈加广泛,所涉及的社会信息数据持续增加,新闻媒介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加强,新闻在传播信息、反映舆情、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价值功能并未被新技术的出现所弱化,而是被新技术带来的“交响化”“定制化”大大加强了。

 

3

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传播优势

  “人机协同”打破了人与机器的边界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闻传播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记者编辑们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将简单重复的工作或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交由机器人处理,而把那些复杂的、需要思考的工作交由专业新闻工作者来完成,会大大提高新闻工作的效率。
 

尤其在一些重大灾难性事故的现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记者解决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通过AI技术深入到现场,进行采访拍摄,获取灾难性事故现场的实况,再由专业记者进行整合报道,进而将“人机协同”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机器人记者”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机器人新闻是由数据分析后自动生成,具有更快、更及时、更全面等特点。近些年也出现了大量的写作和采访机器人。

 

如2015年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当新闻事件一出现,其根据原本所编好的程序,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嵌入,就能迅速成稿并发布。

 

新闻采访机器人,则可以帮助记者完成线上采访,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比如湖北广电推出的采访机器人“云朵”,就是全国首位参加两会报道的机器人记者,可以实现独立自动化的报道。

 

通过人工智能应用使得新闻信息采集更加便利、高效,新闻发布也更加及时,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

 

  算法推荐保护了用户的“个人主页”

算法推荐能将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来了解用户的喜好,从而形成用户自画像,并据此向用户推送信息。

 

如“今日头条”通过后台的算法技术能够了解到在微博、QQ等这类社交平台上,用户的社交行为、阅读习惯、职业、年龄以及所处的位置,并据此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从而推荐新闻信息,因此很大程度上提升信息传播效果。

 

  “关键词核查”净化了新闻环境

在各大新闻App中,公众对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标榜着言论自由的背后,也有一些用心不良的人暗中使舵,企图通过自己的言论改变舆论导向。

 

或是在出现不同意见时,多数意见者企图改变另一方的观点,出现一些言语辱骂、人身攻击等不文明现象。
 

 

利用“关键词核查”这一技术,可以删除不文明言语,与此同时,相关的转发、评论也将随即消失。尤其在微博的大舆论场中,这一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重要保证。

 

  人工智能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新媒体时代,技术人员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并且将更加成熟的技术引入到信息采集、信息挖掘等环节。

 

通过大数据库,增加了信息的筛选,打击了假新闻出现,从而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人工智能具有记忆功能,可以对以往出现的假新闻进行分类储存,之后遇到类似的假新闻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以往储存的新闻,进行辨别,避免网络谣言的出现。

 

另外,人工智能通过对后台的实时监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实际问题

4

 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传播隐患

1

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

技术力图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依靠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的初衷也是积极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带来了隐患。

 

如果用户只能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眼界就会变得狭窄,思维也越发固化,仿佛桎梏于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算法、大数据推荐等大众传播技术和“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内容”这种大众心理共谋的结果。

 

网络时代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获得关注和流量,标题耸人听闻、内容空洞虚假的劣质新闻被推送和转发。这种现象就利用了心理学上的尖叫效应

 

通过低俗内容唤起人们的猎奇心理,或是批评指责,目的是获取点击率,进而牟利。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基于算法的新闻推荐技术客观上助涨了这种新闻的传播。

 

而算法推荐形成的“个人主页”,很大可能性会给用户带来“信息茧房”,过度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降低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缺少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会加强群体极化现象,使得媒体的舆论引导压力越来越大。

 

2

客观上助长了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数据源的失实会直接导致新闻失实。

 

写作机器人的数据来源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等。任何数据源的错误都会直接导致机器人生产信息的失实。

 

不仅如此,数据在解释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方面的能力尚不完善,如果不能理清因果关系,或者出现因果关系倒置等现象,则必然导致新闻失实。而对机器人报道进行核实也非常困难,进一步增加了新闻失实的风险。
 

借助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则可能扩大失实新闻的传播范围。

 

如今,人工智能能够代替记者进行内容生产,代替编辑进行内容把关,再根据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一旦媒体机构的出发点不再是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是提高点击率和广告曝光率,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那么人工智能就可能成为“帮凶”,使“标题党”、垃圾信息和虚假新闻被广泛传播。

 

3

机器人写作加重新闻从业者的就业压力

人工智能的加快发展,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工智能所衍生出的写稿机器人以及采访机器人、AI主播等,势必会对一些新闻工作岗位产生强大冲击,甚至有可能抢了新闻工作者的饭碗。
 

人工智能在新闻业的大量运用,会加重新闻从业人员的就业竞争压力和职业焦虑感,从而降低对这份职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对整个新闻传播生态带来隐患。

 

4

机器人写作缺乏个性化和人情味

新闻报道是记者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编排的过程,需要记者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取舍、组织和加工,这一过程中体现着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这些恰恰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
 

写作机器人依靠事先设定好的报道程序模板进行写作,这就决定了它缺乏新闻记者必备的思考判断力。新闻模板在处理相对简单的新闻报道时,会导致报道内容的单调和同质化。所以,写作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财经、体育和天气等领域新闻报道。

 

需要进行深度报道的领域,写作机器人的弊端便暴露无遗。优秀的深度报道不能光靠“写”来完成。

 

深度报道需要记者现场挖掘信息,了解社情民意,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对隐藏在数据和文字背后的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深度思考和分析。而这些都基于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情感认知,现阶段的机器人是无法完成的。

 

5

受众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对受众权益的侵犯主要包括对用户和对创作者两个方面。
 

对于用户隐私权的侵犯存在于新闻分发和接收的环节之中。

 

大数据技术得以应用的前提就是获得海量的用户数据。为了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就需要深挖用户的使用习惯、兴趣爱好等。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应用程度的加深,信息的采集变得更加隐秘、无处不在。

 

目前,在个人隐私保护、个人敏感信息识别等领域的技术还很不完善,用户的隐私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年来,脸书、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公司都出现过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产品的个性化与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成了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

 

自动化写作则可能导致对他人著作权、知情权的侵犯。

 

算法以提炼的数据为基础生产出新的文本,而很多新闻机构会使用自身数据库中的文本给机器进行学习,但不排除某些机构会通过爬虫获取数据,这就对文本原作者及其所属机构构成了著作权和知情权的侵害。

 

6

“快餐式”信息影响人们独立思考

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法逆转的危害。在人们流连于算法推荐所拟定好的“个人主页”,沉浸于个性化信息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最基本的思辨能力和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能力。长此以往,拥有算法推算能力的技术公司则会进一步控制人们的思想。
 

 

7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新闻伦理失范

智能新闻是一种算法程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其生产出来的新闻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不真实的成分,机器不能分析数据库中海量新闻数据的真伪情况,所以要保障原始数据的安全,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得到保证。新闻媒体从业者以及广大受众在面对虚假新闻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
 

5

解决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传播隐患的对策

  媒体履行责任,坚持与升级新闻专业主义

在“万众皆媒”“万物皆媒”的情况下,媒体职责的核心履行者,仍然是专业媒体。媒体的专业性,仍是新闻业的基本保障。

 

专业媒体或自媒体需要具有更高的辨识能力,才能尽可能减少失误,同时也要求专业媒体或自媒体需要具有对碎片的判断、筛选与整合能力。

 

除了专业性的坚持外,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更是必需的。新闻专业主义不会消失,只不过“新闻专业主义2.0”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将会内化成个体交往的基本准则,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规则的立法参与者,也同时是阐释者和监督者。

 

  保障言论自由,扩展公民的媒介素养

公民媒介素养,将不仅仅是对媒介的使用素养,也应该扩展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等方面。

 

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虽然完全实现存在很多障碍,但是,至少它应该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中交往的理想追求。

 

  找准定位,人机协同

新闻从业人员与时俱进,需要自己与人工智能相协同。社会变化急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精神层面的一些需求。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素质以及与机器人协同合作的新闻传播能力。

 

新闻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接受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并努力分享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如可利用写稿编辑机器人,根据程序设定更快速地进行新闻报道。

 

这样既可以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也可以缓解自身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新闻内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要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这一宗旨和目标上。机器都是人造的,是否先进有用,不仅要体现在技术层面,更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层面。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机协同”,给用户提供兼具时效性和深度感的新闻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化监管

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标准,从立法层面明确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的数据范围和适用领域,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为防止用户信息被“暗箱操作”,监管部门应该做出规范,要求企业使用用户可以理解的语言,对数据采集的规则进行公开。

 

要根据新闻实践活动完善相关规定,严格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原则。

 

同时,在大众泛娱乐化、部分不良媒体为了逐利传播虚假新闻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勇担舆论引导的重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加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化新闻分发和传播机制,打破信息茧房

一方面,现在的新闻个性化推送主要基于用户检索信息时输入的关键词和点击的信息。因此:

 

可以丰富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范围,综合考虑用户行为习惯和社会信息环境变化;也可以将记录下的数据及时向用户反馈,引导用户对自己的使用习惯和信息偏好进行反思和调整。

 

另一方面,要提高算法的透明度,维护用户的知情权。算法需要获取大量数据,作为新闻机构,有责任向公众披露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流程,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新闻机构也有责任告知受众,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风险。

 

结语

 

在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只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科技的脚步永不会停止,人们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另一方面要努力使技术向善向好的方面发展,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在不断追随技术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回望“人”这一起点。各种繁杂的技术交织的迷雾层层散去后,最终我们的核心关怀,仍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及其生命体验。

 

 

 

推荐论文

[1] 安孟瑶 彭兰.智传播研究的当下焦点与未来拓展.全球传媒学刊. 2022,9(01):41-58;

[2] 彭兰.智媒趋势下内容生产中的人机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28(01):31-40;

[3] 彭兰.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中国出版. 2017,(24):3-8;

[4] 张梦 陈昌凤.智媒研究综述:人工智能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及其伦理反思.全球传媒学刊. 2021,8(01):63-92;

[5] 刘宝珍王琳.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传播优势、隐患及对策.中国传媒科技. 2022,(07):73-33;

[6] 丁小凤.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国传媒科技. 2022,(04)59-61;

[7] 刘章仪 李钢.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背景、向度与进路.今日海南. 2022,(06):56-84;

[8] 王博 杨松.新闻价值:人工智能治理的新闻参与.青年记者. 2022,(07):44-46;

[9] 仇筠茜 陈昌凤.黑箱: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格局嬗变.新闻界. 2018,(01):28-34;

[10] 仇筠茜 陈昌凤.基于人工智能与算法新闻透明度的“黑箱”打开方式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51(05):84-89;

[11] 沈雪 李欣.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权力的隐忧与反思.未来传播. 2022,29(04):19-25;

[12] 石滢琪.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探究.新闻研究导刊. 2022,13(04):88-90

 

贴心的阿匠已经把论文给你打包好啦,还不快来白嫖:

https://pan.baidu.com/s/1W1TK6Kj0nol-gQ75DD7Xiw?pwd=nmy7 

提取码:nmy7
 

 

END
 

 

最新文章
2023年美团外卖评价怎么删除实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活动背景将美团外卖市场推广到整个西安及周边市区,进而提高品牌影响力,使美团
ai绘画生成器最新版 v2.8.0
ai绘画生成器最新版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绘画应用,不同于传统的绘画软件,该应用能够模拟出艺术家的画风,ai绘画生成器最新版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进行创作,让用户与真实的艺术家一样进行创作。能够在几秒钟之内生成出高质量的绘画
Docker 授权插件示例
在处理 Docker 基线检查问题时,有一个检查项目为,需要给 Docker 设置授权插件,限制客户端命令的使用。为了通过检查,写了一个脚本实现的授权接口,没有限制任何权限,全部返回允许,如果需要,可以增加限制逻辑。需要完成的操作:增加授
AI模型安全测试设计 — MindSpore master documentation
[1] Pei K, Cao Y, Yang J, et al. Deepxplore: Automated whitebox testing of deep learning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26th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ACM, 2017: 1-18.
2024年山西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合作加盟成立分公司的规定+2024top5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合作加盟人气排行榜
2024年山西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合作加盟成立分公司的规定+2024top5工程勘察设计公司合作加盟人气排行榜
ChatGPT正式登陆苹果设备,更聪明的Siri来了
12月12日,苹果发布了针对iOS、iPadOS和MacOS的系统更新,重点在于ChatGPT正式登陆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这也是正在举办年底AI春晚的OpenAI第五日发布的主要内容。在这次更新中,Siri几乎脱胎换骨。当你提出复杂问题,例如规划
AIGC绘画设计基础——SD人物写实图像高质量生成和手部修复
看到一些的图片,就是手部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教程在使用复杂的方法来修复手,但在我看来,如果你遵循下面分享的方法,你生成的人物图像不会出现严重的手部问题,就算要修复也是较为省事的;下
365安全卫士下载安装手机
365安全卫士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手机助手安全软件,大家可以在这里很轻松的使用这款软件来操作管理自己的手机,功能十分的强大操作也很简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下载试试!365杀毒卫士,全方位查杀手机病毒,检测管理应用缓存,一键提升运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