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面临着具体的共同问题,共同善理论往往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圭桌。网络隐含的价值偏见和利益取向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算法同样如此,数据自动化处理本质上仍是人为编制的运算法则,其中的回报函数体现着工程师的设计意图和价值取向。就算法的设计过程来看,作为其要素的基础数据和推理假设都有可能隐含设计者的偏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取向。算法的价值偏见构成了共同善出场的基本理由。
共同善的出场促使法律对算法等技术的法律规制不得不转变立场,即由通常的单纯事后责任追究扩及事前的合法性考察。具体而言,在设计阶段就考察其所欲实现之价值是否合法,即算法的价值敏感性成为先期审查内容。不过,借助现有法律调整新技术带来的价值问题,似乎有些失灵,永远不能得到最佳的结果,原因是新技术多以崭新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立法时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改变从外部进行评估技术的传统路线,转而从内部进行价值赋予,在网络法的整体背景下,探讨法律规制算法技术的价值基础。此时,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共同善作为法律规制算法的哲学基础就进入我们的视野。
按照英国学者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理论,个人利益与共同善通常是“双重和谐”关系。具体来说,除了保护个人的利益之外,通过保护个人权利来保护共同善或者通过保护共同善来保护个人利益。一方面,保护共同善同时也是保护公共利益,因为个人是团体中的一员;另一方面,保护个人利益同时也是保护共同善,因为正是通过保护个人权利,人们才保护了共同善,从而服务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摘编自王聪《“共同善”维度下的算法规则》)
材料二:
“共同善”字面意思指“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共同”的意思是“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的”;而“善”笼统地说有“善物”和“善德”两重含义。但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概念,“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对于何谓“共同体的道德”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善”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共同善”理论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这一共同体视为政治主体,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主张,“国家就是共同体,'共善’是国家的目标,也是共同体的原则”。在西方思想史中,“共同善”理论似乎是他们的专利。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另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的“尚同”思想就较为典型,“尚同”思想的要义就是,如果“一同天下之义”,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和平,至臻和谐。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墨子认为,乱的根本原因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义是正确的,别人的义是不正确的,彼此纷争不断。针对这样的现状,墨子提出“一同天下之义”的共同善论断,其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与同时代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共同善论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还更具体。
墨子深知个人意志的复杂性,“一同天下之义”的实现需要以一套从上至下的组织治理为基础,因此,墨子构想了大致的共同体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以继承西周封建制的制度形式为前提,按照范围大小分为“天下—国—乡—里”,对应的行政长官为“天子—国君—乡长—里长”,最后才是个人的意志。墨子说:“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这样的组织原则保证了“尚同”思想的执行力,但是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如果“上”本身出了问题怎么办?为此,墨子将“尚贤”作为“尚同”的前提。比如天子的选立,墨子强调只有具备了贤良、圣知、辨慧等品性与德行的人,才配得上选任天子之职,而且天子的意见也不是都无条件地必须接受和执行,而是选其是者、善者。
所以,虽然墨子“一同天下之义”的现实表现形式一同“天子之义”,但是在墨子的思想体系里,“天子之义”既不是天子个人的意志,也不是天子家族这一小集团利益的原则。在政权合法性层面上,“天子”意为上天之子,“天子之义”是“天之义”,“天子”只有尚同于“天”,才能避免灾祸。在现实经验性层面上,“天子之义”就是“天下之义”,是人民的整体利益,墨子之“义”的具体内容就是“发政利用于民”。因此,把握“下之情”,了解“民之善非”是上下“同义”的前提和保证。只有上下“通情”,“同义”才有民意的基础,人民才会心甘情愿地依照“同义”,实现“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的“尚同”理想。
墨子的“尚同”思想,其实是一种基于公义共识和整体利益的“共同善”。它与古希腊、罗马基于城邦或国家整体利益的“共同善”有所不同。墨子的“尚同”思想还包含着古典的贤能民主思想。墨子所言的“天子”并非现实中的暴君而是理想中的“圣王”,他只是借助“天子”为天下之王的历史经验之意象,以表达政治共同体的意志与利益而已。他希望借助具有政治行动能力的“天子”,去推动“天下之义”的实现,这是出于一种现实政治实践的考量。
(摘编自吴根友丁铭《“共同善”视角下墨子“尚同”思想新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有法律调整新技术带来的价值问题有些失灵,导致工程师的设计意图和价值取向存在偏见。
B.拉兹的“共同善权利观”认为,保护共同善同时也是保护公共利益,保护个人利益同时也是保护共同善。
C.“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中西方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全相同。
D.墨子主张,“天子之义”不能代表天子个人意志,也不是天子家族利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共同誉的出场与算法的价低见有很使法律对算等术的法律制转变立场。
B.墨子认为“尚贤”是解决“尚同”致命问题的唯一办法。
C.墨子构想了大致的共同体的组织方式,其中个人的意志处于末位。
D.材料一与材料二所涉及的共同善理论都涉及相关利益。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价值偏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些机构出于商业利益成者其目的对某些方面的数据刻意这影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左右人们的判断。
B.某机构调查了美国各州政府用来评估被告人再犯罪风险的 COMPAS法发现人假释候选人更容易被评为高风险。
C.网络巨头利用技术优势探知用的掉作习惯和偏好,对用戶进行精准面像这就形成了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监视”。
D.平台主动向用戶交代算法设计者及其所在机构的目标和意图将算法在实际运行中可能易犯的错误坦诚告知用户。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墨子的“尚同”思想这一共同善理论。(4分)
5.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共同善”,但又有所侧重,请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秀梅、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在我看来,孙犁似乎天然有一种本领,能叫笔下的女孩子们带着某种特殊的东西走到你面前来,让你久久无法忘怀。
孙犁先生说:“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确是如此。我的职责,就是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先生的话,至今具有金石般的质地。文学以人民为中心,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作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情感,是作家满怀真诚地抵达的思想和艺术高度。
(摘编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
文本二:
大官亭的野战医院里,新来了一批伤兵,里面有几个饶阳县今年春天参军的战士。战士们给家里写了信,母亲和妻子们都去看望了。张岗贫农组也买了一筐鸭梨,募了一篮鸡蛋,送去慰劳,李三同双眉是代表。
在伤兵里,双眉看见了兴儿,挂着一只胳膊。兴儿对李三说,是参加机枪班冲锋受了伤。①双眉一句话也说不出,红着脸笑了。兴儿用那只好手轻轻拍着受伤的胳膊,好像是叫双眉看。双眉明白,这意思是说:你看我怎么样,我受伤了。
第二天,区里送来一封信说:野战医院的伤兵同志们要求张岗剧团给他们演演戏,叫李三加紧准备。
李三拿着信找了双眉去,笑着说:“你的工作来了!”
双眉接过信来看了看,抬头问:“伤兵同志们为什么单到咱村?”
李三说:“周围几十里,谁不知道张岗剧团?在冀中区,除了火线,恐怕就数咱们了,人家军队上能没有听说过?”
双眉说:“那可演什么节目哩?咱不演俗戏,新编又一下排不出来,全怨三哥,那两天还批评我哩!”说完把嘴一噘。李三说:“这怨三哥没远见。双眉,这事全交给你,你用什么东西,使唤哪些人,告诉我,我给跑腿!人家既然指名请咱们,咱们就得露一手,不能丢人!”
双眉想了想说:“我看还是演比武从军,这个戏别的剧团演不了,咱们又是熟戏。三哥,你看怎么样?”
李三说:“对,就演这出。给军队演,又符题,我就喜欢这出戏,末了那一大段唱,别的剧团,就是没法演,两个人接着也唱不下来。你唱起来,可是从从容容,越到后来越有劲。不过那个武委会主任叫谁演哩?兴儿不在家。”
双眉说:“就叫小三成替他,排的时候,小三成一块学会了。”
“好。”李三说,“带着咱们那汽灯、好幕去,演的时候,还得叫我拿着大喇叭站台!”李三比画一下,笑着走了。
演戏的那天是十月革命节。会场就在大官亭街当中那大场院里。吃过晚饭,周围几十里,道路上满是人。
“今晚上是张岗的比武从军!”
“喂!那个女角叫什么?”
“你这人!双眉呗!”
“对,真好嗓门,好长相,好走相,真,真比不了!”
“有一年不唱了,听说为唱戏受过批评哩?”
“呔!不批评别的,单批评唱戏!”
汽灯还没挂起来,会场里就挤满了人,卖糖的,烙馅饼的,老豆腐挑子也赶来了。
伤兵同志们坐在场子当中,汽灯点着了,张岗剧团的人马在台上忙着,打鼓的老头子郭老珍,架着腿,把雪白的手巾搭在膝盖上,嘴里叼着一支只有在这个当口才肯抽的好烟卷。
兴儿挂着胳膊,走到后台来和人们说话。在一个大油灯下边,双眉坐着她那小红凳,正对着镜子化装。见兴儿来了,就问:“你在哪看?”
兴儿说:“在台下边呗!”
“有座物没有?”
“没有。”
“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双眉说着站起来,往后一推那小红凳。
“咱们这剧团,越来越阔了,还置了家具?”兴儿说。
“这是我分的果实。”
“你参加斗争了啊?”兴儿笑着。
“你参加战争,我参加斗争!”②双眉低声说,在镜子里轻轻一笑。
“入党了没有?”兴儿庄重地问。
“快批准了。”双眉的脸一红,“你哩?”
“我今天满了候补期。”
“我来演戏给你道喜!”双眉笑着说。
“先唱的时候,嗓子不要太高,这个地方是街心,容易收音。”兴儿关照了双眉几句,就下去了。
今晚上没有月亮,是个好晴天。星星像有喜事的人们的眼睛。一声锣响,开幕了。
台下的人挤着跟前去,说:“比武从军!”
“不要挤,不要碰着伤兵同志们!”李三拿着个大喇叭,在台上猫着腰喊叫。
“双眉!”台下看见双眉一上场,挤得更欢。前边的人用死力顶着,像钉木桩,不让挤过去。双眉一出来,是在梨树底下,里面有这么几段:
风吹枝儿树猫腰,今年梨儿挂得好。上好的梨儿谁先尝哪,我提着篮儿上前方呀。送梨的人儿回去吧,前方的战斗正紧张啊。
双眉唱着,眼睛望着台下面。台下的人,不挤也不动,整个大广场叫她的眼睛照亮了。她用全部的精神唱。她觉得:台上台下都归她,天上地下都是她的东西。
(摘编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第12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铁凝认为,孙犁的作品体现了“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B.画横线①处双眉羞赧的笑,包含为兴儿感到骄傲之意,也有对他的关心。
C.画横线②处的双眉“轻轻一笑”,重点交代她为兴儿不甘落后而感到自豪。
D.文中兴儿和双眉在后台的一段对话,含蓄地交代了两人亲密的关系。
7.下列对文本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运用了夸张、侧面描写等多种手法,表现了双眉演唱的感染力。
B.文本擅以对话来叙写,演出前,李三与双眉的对话直接交代了兴儿参军情节。
C.“台上台下都归她”,通过心理描写突出了双眉演唱时的高度自信。
D.文本的结尾,引发读者的想象,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8.“白洋淀派”作品的语言别具特色,以孙犁为代表。请结合文本二概括这种语言特色。(6分)
9.铁凝说,“孙犁似乎天然有一种本领,能叫笔下的女孩子们带着某种特殊的东西走到你面前来”请结合文本二中的双眉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谈一谈铁凝所说的“特殊的东西”。(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方应求之应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成》等数篇,但似北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
材料二: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直可笑也。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足下又复相推与,甚非所望。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此事非相见不能尽,先生必喻此意。
(选自苏轼《答李端叔书》)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既及A进士B第C贪得D不已E又举制F策G其实何H所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启,用于书信开头,与《孔雀东南飞》中“堂上启阿母”的“启”意思不同。
B.见,用在动词前面称代自己,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用法相同。
C.其实,文中指“我的实际情况”,是两个词语,与现代汉语中“其实”的用法不同。
D.往往,到处,处处,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是苏轼写给秦观的一封回信,记述了自己近期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
B.材料一中苏轼劝导秦观要写一些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科考。
C.材料二中面对李端叔对自己的赞誉,苏轼认为这不过是黄、秦二人虚妄之言所致,体现了他的谦逊。
D.苏轼因言词而获罪,这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给李端叔的回信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2)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直可笑也。
14.这两封信写于同一时期,但因为对象不同,秦观为其门生、挚友,李端叔时与苏轼刚刚交往,故苏轼在文中流露的情感也有差异。请以两封信中苏轼对游历山水的不同态度为例,分析两者的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①
姚合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②吟。
【注】①舍弟:指作者胞弟姚勖,时任毗陵刺史。茶山:指顾渚山,贡茶产地。②太府:此处指太府寺卿,太府寺是掌管钱帛、物资、贸易等的官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舍弟姚勖与僧人等一起进入茶山采茶的美好景象。
B.“芳新”“幽嫩”代指新茶,突出了新茶的香味与质地,用词考究。
C.尾四句诗人描写舍弟将贡茶进献朝廷后,得到皇上赏识后的喜悦。
D.诗歌文笔细腻,想象丰富,娓娓道来,情感真挚。
16.本诗是唐朝有名的茶诗,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晴窗细乳戏分茶”都涉及“茶”,但借以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动物入诗来表达情感,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两句,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侧面烘托了李凭的高超技艺。
(3)陆游的《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施展抱负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的古典文学是诗文与史哲,这一点① ;但“低眉”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井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贩夫走卒,都喜欢阅读。古典文学与民俗作品,有如圆规,两只脚 ② ,缺一不可。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做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能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粒《孟子》或《史记》等药丸,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话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之这些作品的故事引人入胜,对青年的吸引力很强,最能使青年读者受到 ③ 的影响,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什么声韵训话,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18.请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引号和冒号别具特色,请说明其用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饭后活动容易导致胃下垂”可以说是一个常见的流言,其“理论依据”是刚吃饱时的胃就像灌了水的气球, ① ,胃就会被里边的东西“坠”到变形,引发胃下垂。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我们的内脏依附着肌肉,连接了很多韧带、筋膜等等,被“兜”在它应该待的地方,虽然能活动一二,但很难发生剧烈的移动。而胃下垂则是因为这套“悬挂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膈肌悬吊力不足,支持的韧带功能减退、松弛,腹内压下降,胃张力低下,腹肌松弛。长期劳累用脑过度、胃肠蠕动亢进、膈肌位置下降等均可以导致胃下垂;长期进食少或者暴饮暴食, ② 。但这些因素往往都是日积月累导致,跟饭后轻度运动 ③ 。因此,我们可以不用担心“饭后百步走”弄出胃下垂来。
当然,如果吃得过饱又立即进行诸如跑跳之类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胃里的东西反流,让人觉得不舒服。特别是,刚吃完就做剧烈运动,也会因为腹胀等原因导致动作发生变形,遇到运动损伤的风险。所以,建议吃完饭1至2小时以后再做剧烈运动。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上。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陶渊明反思自身“质性自然”,不宜留在官场,在《归去来兮辞》中他感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辞官归田,超然物外。
材料二:
屈原拒绝渔父“随其流而扬其波”的规劝,在《离骚》中他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正道直行,执着进取。
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百师联盟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前后强加因果。
2.B【解析】“'尚贤’是解决'尚同’致命问题的唯一办法”错,根据材料“墨子将'尚贤’作为'尚同’的前提”,“尚贤”并不是解决“尚同”问题的唯一办法。
3.D【解析】D项介绍技术平台的一种做法,将可能易犯的错误坦诚告知用户,这种行为和“价值偏见”观点相反,故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价值偏见”观点。
4.①墨子“尚同”思想强调“一同天下之义”,其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②“尚同”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③是一种基于公义共识和整体利益的“共同善”。(评分参考:①③各1分,②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①材料一针对算法的价值偏见问题,论述了共同善理论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②材料二针对西方思想史认为共同善理论是他们的专利的问题,论述了墨子“尚同”思想这一共同善理论,对比了两者的差异。(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6.C【解析】“重点交代她为兴儿不甘落后而感到自豪”错误,此处重点交代了双眉对自己不甘落后的自豪,而不是对兴儿。
7.B【解析】B项中“直接交代了兴儿参军情节”错误,由原文李三说的话“那个武委会主任叫谁演哩?兴儿不在家”可知,李三与双眉的对话没有直接交代兴儿参军的情节,是暗中进行了交代。故选B。
8.①语言平白质朴、富有生活气息,极具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②语言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大量使用口语和人物对话。③心理刻画细腻,描写逼真,有风趣。④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评分参考:①②各2分,③④各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①双眉和水生嫂都具有“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她们淳朴善良,温柔深情,顾全大局,自立自强。②她们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双眉心直口快,比较直率;水生嫂则比较含蓄内敛。③她们是孙犁笔下淳朴善良的广大人民的代表,体现了孙犁“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0.CEG(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共3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正确标点为: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
11.D【解析】这里的“往往”意思是“常常”。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到处)意思不同。
12.B【解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科考”理解错误,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13.(1)(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心魄的力量。(评分参考:关键字“示”“胜绝”“娓娓焉”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能做好,所以到现在因此获罪几乎死掉,实在是可笑啊。(评分参考:关键字“以为”“得罪”“几”各1分,句意1分)
14.①《答秦太虚书》向对方倾谈山水之美、与当地友人关系亲密,将窘迫的生活写得从容自然,意在宽慰友人之关切。②《答李端叔书》以饱含辛酸的自得其乐,劝李端叔不要再加推誉。(评分参考:3分,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
又承蒙你告诉我,你中间有段时间得病不轻,暂且使人高兴的是你又恢复了健康。(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太虚你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禄,将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追求,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应该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论盗贼等几篇文章就很好,就像这样写它几十篇,那就是见识高超又切于实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
我住处的对岸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常常因为风涛阻隔,不能马上回家,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也是味醇汁。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喜欢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会做吃的东西,很喜欢举行宴会。你看这些情况,我的生活难道不是已经过得去了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我想象得出你一定笑得须髯都会抖动起来。
年底天气十分寒冷,希望你万万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点,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
材料二:
苏轼顿首再拜。我听说足下的名字很久了,先生才华横溢、见识高明,不应该轻易赞许一个人,莫非您是采纳了黄庭坚、秦观这些人的话,您真以为是这样吗?我被别人憎恨,可是唯独这两个人喜欢赞扬我,如果认为这两个人的口味不对那样是不行的,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口味强加为众人的口味,又更加不行了。
我年少时读书写文章,不过专门为了应对科举罢了。进士及第之后,又贪得无厌,去考制策,我实际上有什么才能?制策科号叫“直言极谏”,所以我常常纵论古今,评论是非,不过是来应和这个科名罢了。做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我已经得到了这个官,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能做好,所以到现在因此获罪几乎死掉,实在是可笑啊!虚妄地谈论为政的利害得失,这正是制科人的不良习气。我常常惊讶于现在的人们过于看重我,现在您又像这样称赞我,这就越发不是我的真实情况了。
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穿着草鞋,驾着一叶扁舟,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野的樵夫渔民一起,常常被路上碰见的醉汉推操诟骂,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在这种情况下)您又开始来赞扬我,这特别不是我期望的。先生知道的都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恐怕是只听到我名声没有考察我的实情,这件事不当面讲不能尽言其详,一定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
15.C【解析】“描写舍弟将贡茶进献朝廷后,得到皇上赏识后的喜悦”错误,根据“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一句中的“应”“定”可知,这是诗人对舍弟进献贡茶得到皇帝赏识的期许,并非既定事实。
16.①本诗借对舍弟进献贡茶、获得皇帝隆恩的期待,饱含诗人对其胞弟的期许,同时也暗含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期待。②陆诗的“晴窗细乳戏分茶”一句,用戏玩烹茶表现诗人在临安寓所等待召见时的无聊,含蓄地表达了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无奈。(评分参考: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1)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
18.示例:①毋庸置疑②相辅相成③潜移默化(评分参考:每空1分,不是成语不给分)
19.①“古书”,引号表示强调,突出了当代学者针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给出的建议。②该处冒号表示总结上文,生动形象地说明让学不好中文的学生直接学习文言文,因文化根基过浅而无法消化、吸收是无济于事、有害无益的。(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0.①第二段主要阐明了读中国旧小说的两大好处:②利于更好地理解儒道释文化;③利于打通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障壁,提高中文水平。(评分参考:①2分,②③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刚吃完就做剧烈运动,也会因为腹胀等导致动作发生变形,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评分参考:该对一处给2分,两处4分)【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重复啰唆,应删去“原因”;二是搭配不当,应把“遇到”改为“增加”。22.示例:①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②也会增加胃下垂的风险③没有什么关系(评分参考: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陶渊明反思自身“质性自然”,不宜留在官场,在《归去来兮辞》中他感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辞官归田,超然物外。
材料二:
屈原拒绝渔父“随其流而扬其波”的规劝,在《离骚》中他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正道直行,执着进取。
作为新时代青年,以上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陶渊明把仕途视如浮烟,强调本爱丘山,毅然辞官归去,做一个固穷守节又自得其乐的贫士;屈原一心想通过国君实现美政,建立功业,最终纵身洪流以死明志,是一种对人格理想的执着坚守。两者分别是积极入世和超然物外的代表人物。
综合分析,超然物外与执着进取,其实并不矛盾,我们既要有出离俗世的超逸,又要有执着进取的豪情,广行利国利民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以把世事看淡的态度做人,以积极、有效、踏踏实实的态度做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立意:①坚持正道直行,不负时代重托;②坚守自我,享受更美的风景;③保持精神的高度,践行社会的责任;④超逸的情怀,奋进的步伐。(学生根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写作,只要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中的立意仅供参考)
逆流而上,执守本心
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人选择随波逐流,而有人则选择逆流而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恰如陶渊明与屈原的人生写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外界所动摇?
陶渊明,一个“质性自然”的诗人,他深知自己不适合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了辞官归田,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他反思自己过去的迷失,意识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种自我觉醒的勇气,使他能够超然物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而屈原,则是一个执着进取的诗人。他拒绝渔父“随其流而扬其波”的规劝,坚守自己的正道直行。在《离骚》中,他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种对真理和理想的坚守,使他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这两位诗人的人生选择,给我们新时代青年带来了深刻的启示。首先,我们要有自我反思的勇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我们需要时常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被外界所动摇。
其次,我们要有坚守本心的毅力。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心,才能不被外界所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
最后,我们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传统,敢于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佼佼者。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陶渊明和屈原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逆流而上,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具备自我反思和坚守本心的能力,不被外界所动摇,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