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南怀瑾:人生无真相【人生的境界】
2024-11-19IP属地 湖北3

​​​人生的境界

南怀瑾:人生无真相【人生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列子》中说:“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悉解异类音声。会而聚之,训而受之,同于人民。故先会鬼神魑魅,次达八方人民,末聚禽兽虫蛾。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神圣知其如此,故其所教训者,无所遗逸焉。”

“太古神圣之人”,他说上古的上古,就是最初的最初,刚刚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那些祖先,我们称他们在人神之间。上次提到过,譬如伏羲、女娲,人的面孔,蛇的身体,各种各样。那时这些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等于佛经里说佛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理。“悉解异类音声”,完全了解异类的各种声音,连讲话都懂。

“会而聚之”,上古的人能够了解生物一切的音声,也晓得它们的意思、它们的心理。所以人跟生物相处得很好,“训而受之,同于人民”,乃至领导它们,都住在一起。因此他说我们的老祖宗们,最初的那个所谓盘古——后人认为是假想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这叫三皇,他们都同鬼神相通。一直到大禹治水时,历史上记载还有很多鬼神都来帮忙,“故先会鬼神魑魅”,魑魅魍魉,在后世的佛学就叫作非人。他说我们上古老祖宗们,能够跟生物打成一片,而且跟鬼神相通,也能指挥它们。

然后“次达八方人民”,人与非人之间能够沟通,所以到达八方,东、南、西、北加上四个角,共八方的人类都能够会聚在一起。同时“末聚禽兽虫蛾”,乃至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可以沟通,因为懂得它们的语言。

“言血气之类,心智不殊远也”,总而言之,这个历史的资料告诉我们,结论在这个地方,凡是宇宙间的生物,有血有肉的,思想和智慧差距不会太远。我们不要看到生物就说没有智慧,一条鱼啊、一条虫啊,都有它的语言、有它的心态。所以佛说一切众生平等,这里说心智不会差得太远。

因为我们上古老祖宗懂这个道理,“神圣知其如此”,所以能够教育它们,而且生物都听他们指挥,“无所遗逸焉”,因此也能够爱护、保护它们,它们也没有跟人类分开。这就是我们《易经》所提到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人类不过是生物界的一类。现在人类自己认为最高明,不断消灭其他类的生命,以致战争连连,就因为我们千万年来消灭其他的生命太多了,人类应该受一点报应。

这一段的道家思想,我们看出来很多问题,拿现在的观念来讲,认为一切的生物有它的语言,有它的生态,只是我们后世人不懂。但是我们祖先们都懂,而且认为一切的生物也懂得修道,也有自己的秩序。我们人的秩序建立叫伦理学,就是人伦。假使一群牛在一起,没有受过人伦的教育,可是牛群也有秩序,应该叫牛的文化,也就是牛的伦理学。所以我们常说人类自己号称万物之灵,那是自己吹牛的话,那些牛猪鸡鸭啊,看我们人是坏透了,专门吃它们的。

所以我们在这一段里可以看出来,第一点,古人对生物的了解、对待是非常科学的,在今天这个时代看来最进步的道理,其实古人早就知道了。虽然没有现在科学家研究生物研究的那么详细啰唆,不过大原则始终没变。第二点,我们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中,《列子》这一段比后来的佛学讲得还明白透彻。第三点,众生平等,这里没有用口号,而是拿事实来说明。而且最明显的,是说明这些生物跟人的智慧是相通的,虽然有层次的差别,但不会太远。第四点,生物与人一样,知道摄生,要求自己生命延长存在,是自然地养生。这是中国文化里特殊的,也就是说,生命的道理是生生不已。

第五点,这里也说明每个生物都晓得修道,晓得保护自己。人修道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使自己活得好,活得长久,没有病,不会死亡。我们中国民间小说文化里,狐狸啊、狗啊可以成精啦!我们人类叫它们妖怪。其实那是动物修道修得的成果。所以我们人类太傲慢,看到其他生命修道成功了,说那是妖怪,我们人修道成功就是仙佛,其实也是妖怪。所以有关中国文化的很多书籍,要用智慧的头脑去看才会了解。

几百年来科学的进步,不能说不令人佩服,现在我们接受的都是科学给我们的方便和好处。物质文明的发展固然好,但是一个哲学的领导统帅如果在大原则上出了问题,会引起很大的灾难。所以人类未来的灾难,也就将是因科学文明更发达而引起的。

《易经·系辞传》中说:“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生生之谓易”这句话最重要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可从《易经》文化“生生”两个字中看出来。《易经》的道理是生生,也只有《易经》文化才能够提得出来,西方没有。我们研究西方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旧约》《新约》,伊斯兰教的经典,乃至佛教的经典也一样,一切宗教只讲有关死的事,都鼓励大家不要怕死。只有中国《易经》文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死是阴的一面,也在道中;生是阳的一面,也在道中。

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头看人生,所以看人生都是悲观的,看世界也是悲惨的。只有《易经》的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那边看。你说今天太阳下山了,他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过十二个钟头,太阳又从东边上来了。这种生生不已,永远在成长、成长、成长……

老子说“出生入死”,出来就叫作生,进去就叫作死,在文字上解释“出生入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用之于兵法,打仗时在敌人的阵地里进进出出,称作“出生入死”。文字很清楚,道理就是中国远古的哲学源流对于生死的看法,对生死的一种观念。所谓生死问题,在其他的宗教里,包括佛教在内,或为重大的问题,但在中国文化中,自几千年以前流传下来的观念,是不把生死看成问题的。

所以尧、舜跟大禹都认为“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做客人寄住的,像住旅馆一样,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生下来是寄住在这世间,死掉就是回去了。所以在文学上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

老子说,“出生”就是通乎昼夜之道。“出”就是生,“入”进去了,等于演话剧一样,从后台到了前台,就看到有几个人在那里演起戏来,等他演完这一幕进去了,台上还是空空的。其实人并没有死,不过是进去了而已,人生境界就是如此。

老子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出生入死”,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一增一减、一来一去,所以没有什么严重。

我们先了解这个前提,然后再看他算细账。“生之徒十有三”,“徒”就是途,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十分之三的把握是可以活下去的。“死之徒亦十有三”,从死这一面看世界,有十分之三的机会是会死的。所以,死的机会也是十分之三,活的机会也有十分之三。这个十分之三,就是生命活着的那个生的力量。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有规律地活动;由于在动,就可以向死的这一面搭配,也可以向生的这一面搭配。可是人的活动,常因为自己的知识、聪明而乱动,反而使自己的生命走到死之途了。如果我们动之“生”地,生命的活动有益于生的话,那生的机会便增为十分之六。如果把三样加起来,十分之三的机会是生,十分之三的机会是死掉,十分之三的机会都在动中,一共是十分之九了,还剩一分。

剩下的一分老子不谈,因为这是生命的本有,这个本有就是老子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这是道,是生命的根源,他的代号就叫作“一”。

这一段是讲生命之源,也告诉我们人出是生,进去是死。作为一个人,自己该有一个人生境界,人老了就怕没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修养,无依皈之处,那么活着的时候,便“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拼命地向死路上去消耗,而美其名为人生的责任。其实到了某一个时候,责任不责任没有什么关系,反正是对自己的兴趣没有放弃,仍然“动之死地”而已。可惜的是,忘记了生命是可以自己把握的。

“夫何故?”他说什么理由呢?“以其生生之厚”,天地宇宙给予人的生命,给予万物生命,它生的力量比死的力量大。生死两头各自的力量占十分之三,另有十分之三则在动。但是动的方向,或向生的方向动,或向死的方向动,要看各人自己。这中间有一分,这一分最重要,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

中国近代从西方翻译过来一个名词,叫作“卫

生”,意思是保卫这个生命。保卫生命好像是消极一点,只是防御而已;道家则讲“养生”,“养生”应该比“卫生”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老子的道理远不止养生,更要“摄生”,“摄”字是自己把握住,这就不止养生了。所以,成仙成佛完全操之在我,自己可以做主。这个“摄生”的名词,就是说明修道的人,把握得住自己的生命,也做得了主。因此善于摄生的人,就是后世道家所讲的神仙境界,这些人修道能够修养身心性命,达到神仙的境界。

人在死去之后,跟着死亡的只是生命本能的物质作用而已,而生命内在的本能并没有发动,所以一个人可以自己发动内在本能,再创生命的作用。这是道家所说的,在理论上是可以长生不死的,但是,只有善于摄生的人,才有这个本事。

《金刚经》最后的四句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槃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电影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焰,就是太阳里的幻影等。

年轻的时候学佛,经常拿芭蕉来比,我说芭蕉怎么样?“雨打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这是古人的一首诗,描写一个教书的人,追求一位小姐,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就在芭蕉叶上题诗说:“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风吹芭蕉叶的声音,沙沙沙……吵得他睡不着,实际上,他是在想那位小姐。那位小姐懂了,拿起笔也在芭蕉叶上答复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是你自己心里作鬼太无聊,这个答复是对不住,拒绝往来。

我们说芭蕉,难道佛也晓得这个故事吗?不是的,这是中国后来的文学,砍了一棵芭蕉,发现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杭州话,空心大老倌。外表看起来很好看,中间没有东西。所以这几个譬喻梦幻泡影等都是讲空,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做梦一样,是幻影。

二十年前的事,现在回想一下,像一场梦一样,对不对?对!梦有没有啊?不是没有,不过如做梦一样。当你在做梦的时候,梦是真的。等到梦醒了,眼睛睁开,哎呀,做了一场梦!要晓得,我们现在就在做梦啊!现在我们大家做听《金刚经》的梦!真的啊!你眼睛一闭,前面这个境界、这个梦境界就过去了,究竟这个样子是醒还是梦?谁敢下结论?没有人可以下结论。你一下结论就错了,就着相了。

幻也不是没有,当幻存在的时候,幻就是真,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这个物理世界的地球也是假的,它不过是存在了几千万亿年而已!几千万亿年与一分一秒比起来,是觉得很长,如果拿宇宙时间来比,几千万亿年弹指就过去了,算不算长呢?也是幻呀!水上的泡泡是假的、真的?有些泡泡还存在好几天呢!这个世界就是大海上面的水泡啊!我们这个地球也是水泡,你说它是假的吗?它还有原子,还有石油从地下挖出来呢!那都是真的呀!你说它是真的吗?它又不真实永恒地存在!它仍是幻的。你说影子是真是假?电影就是影子,那个明星林黛已经死了,电影再放出来,一样会唱歌、会跳舞,李小龙一样打得劈里啪啦的。所以《金刚经》没有说世界是空的,可是它也没有说是有的,空与有都是法相。

所以研究了佛经,说《金刚经》是说空的,早就错得一塌糊涂了。它没有说一点是空的,它只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着,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

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当你在梦中时要不着梦之相;当你做官的时候,不要被官相困住了;当你做生意的时候,不要被钞票困住了;当你要儿女的时候,这个叫爸爸,那个叫妈妈,不要被儿女骗住了;要不住于相,如如不动,一切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早晨的露水也是很短暂的,很偶然地凑合在一起,是因缘际会,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能生缘起,所以说如露亦如电。你说闪电是没有吗?最好不要碰,碰到它会触电,但是它闪一下就没有了。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地学佛。

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着魔了。其实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着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老子说的“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着,人生只凭自然。

古人有言:“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东西方表达的方式不同。佛学未进入中国时,“无学”的观念尚未在中国弘扬,老子就有“绝学”这个观念了。后来佛家用“无学”来诠释老子的“绝学”,颇有相得益彰之效。

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这种心情,一般人很难感觉到。尤其我们这些喜欢寻章摘句、舞文弄墨的人,看到老子这句话,也算是吃了一服药。爱看书、爱写作,常常搞到三更半夜,弄得自己头昏脑涨,才想到老子真高明,要我们“绝学”,丢开书本,不要钻牛角尖,那的确很痛快。

可是一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这就难了,“绝学”做不到,“无忧”更免谈。“读历史而落泪,替古人担忧”,有时看到历史上的许多事情,硬是会生气,硬是伤心落下泪来,这是读书人的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而能以一种清明客观的态度、深刻独到的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老子对人生的看法,不像其他宗教的态度,认为全是苦的;人生也有快乐的一面,但是这快乐的一面,却暗藏隐忧,并不那么单纯。因此,老子提醒修道者,别于众人,应该“我独泊兮其未兆”,要如一潭清水,微波不兴,澄澈到底。应该“如婴儿之未孩”,平常心境,保持得像初生婴儿般地纯洁天真。

老子一再提到,人修道至相当程度后,不但是返老还童,甚至整个人的筋骨、肌肉、观念、态度等,都恢复到“奶娃儿”的状态。一个人若能时时拥有这种心境,那就对了。这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道理是一样的。

《庄子》则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世界上一切宗教、哲学,任何的学问,一切的知识,修养的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调心”,调整我们的心境,使它永远平安。调心的道理,庄子用的名词是“游心”。

人的个性、心境,喜欢悠游自在,但是人类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搞得很紧张,反而不能悠游自在,所以不能逍遥、不得自由。“汝游心于淡”,你必须修养调整自己的心境,使心境永远是淡泊的。淡就是没有味道,咸、甜、苦、辣、酸都没有,也就是心清如水。我们后世的形容,说得道的人止水澄清,像一片止水一样地安详寂静,这就是淡的境界。这句话,后世有一句名言,是诸葛亮讲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诸葛亮这两句话,对后世知识分子的修养影响颇大。但是这两句话的思想根源是出于道家,不是儒家;诸葛亮一生的做人、从政作风,始终是儒家,可是他的思想修养是道家。因此我们后世人演京戏,扮演诸葛亮,都穿上道家的衣服,一个八卦袍,拿个鸡毛扇子;俗话说,拿着鸡毛当令箭,就是从诸葛亮这儿开始的。“淡泊以明志”这句话,就是从《庄子》这里来的,所谓“游心于淡”。

舜当帝王之前,在外面流浪了五十多年,那时,吃的是糙米干饭团和野菜,好像将来就是这样平凡地生活下去,不怨天,不尤人。

晚年当了帝王,“被袗”,就是穿得好了。穿好衣服是自舜开始的,因为有别的国家送了很好的蚕丝来,舜还说不要,他的两个夫人,就是尧的女儿劝他收下,用来织了一件衣服给他穿。舜于是穿上了好的衣服,自己也爱好音乐,经常弹弹琴,又有两个夫人服侍,但他也不觉得自己享受,似乎本来就如此,和平常也没有什么两样。他穷也穷得,富也富得,他的人生就是如此平静地生活了下去。

这两方面连在一起,就是说,对于一个人,传给他知识,没有办法使他有智慧。读了书,应该明白道德的规范,知道怎样做人,但如果呆板地守道德,就变成书呆子,被书困住了,也很糟糕。所以再说到舜,能贫贱,能富贵。舜的榜样,就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永远显得平凡。这就是人生的巧妙运用,处什么环境,站什么立场,就采取什么态度。以过去的俗语来说,就是“到了哪一个坡,就唱哪一支歌”。

所以,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

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也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人们在求学的阶段,要有学问、有知识,其实那是半吊子,真正有学问时,中国有句话“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真到了深的时候,意气就平了,也就是俗话说的“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响叮当”。真正的学问好像是“不学”——没有学问,大智若愚。“复众人之所过”,恢复到比一般人还平凡。平凡太过分了,笨得太过分了,就算聪明也聪明得太过分了,都不对。有些朋友相反,就是又不笨又不聪明得太过分。真正有道之士,便“复众人之所过”,不做得过分,也就是最平凡。真正的学问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修养、修道是修到这个境界。

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是说,一个人看起来没有做什么事情,可是一切事情无形中都做好了。这是讲第一流的人才,第一流的能力,也是真正的领导哲学。“味无味”,世界上真正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的味道,没有味道是什么味道?就是本来的真味、淡味,那是包含一切味道的。

世界上的烹饪术,大家都承认中国的最高明,一般外国人对中国菜的评价,第一是广东菜,第二是湖南菜,第三是四川菜,等而下之是淮扬菜、北方菜、上海菜等。这种评论是很不了解中国的烹饪。真正好的中国菜,无论标榜什么地方味道,最好的都是“味无味”,只是本味。青菜就是青菜的味道,豆腐就是豆腐的味道;红烧豆腐,不是豆腐的味道,那是红烧的味道。所以,一个高手做菜,是能做好最难做的本味。

老子上面讲了“为无为,事无事”,我们容易懂,但后面为什么加一句“味无味”呢?难道老子教我们当厨师吗?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解释上面二句,说明真正的人生,对于顶天立地的事业,都是在淡然无味的形态中完成的。这个淡然无味,往往是可以震撼千秋的事业,它的精神永远是亘古长存的。

比如一个宗教人士,一个宗教的教主,在我们看来,为了拯救这个世界,他抛弃了他人生中的一切,甚至牺牲了自我的生命。他的一生是凄凉寂寞、淡而无味的。可是,他的道德功业影响了千秋万代,这个淡而无味之中,却有着无穷的味道。这也是告诉我们出世学道真正的道理,同时是告诉我们学问、修养,以及修道的原则。

孔子提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这也是后来中国文化里讲人生的道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

换句话说,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笨笨的,事实上也是最笨的,笨到了极点,真是绝顶聪明。这是哲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人,没有谁聪明,谁笨,笨与聪明只是时间上的差别。所谓聪明人,一秒钟反应就懂了,笨的人想了五十年也懂了,这五十年与一秒钟,只是那么一点差别而已,所以了不起就是平凡。唯大英雄能本色——平淡。上台是这样,下台也是这样。

所以曾国藩用人,主张始终要带一点乡气——就是土气。什么是土气?我是来自民间乡下,乡下人是那个样子,就始终是乡下人那个样子,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彭玉麟、左宗棠这一班人,始终保持他们乡下人的本色,不管自己如何有权势,在政治功业上如何了不起,但我依然是我,保持平凡本色是大英雄。

人都会做梦。但是醒后不晓得,而不是没有梦。世界上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至人无梦。至人是得道、成仙成佛的人、有最高智慧的人,他没有梦但不是白痴;相反地,他什么都知道,他是不用意识的。二是愚人无梦。笨到自己没有思想,那就没有梦了。

我真的碰到过这样一个人。几十年前,我从峨眉山下来回到家里,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单独请我吃饭,吃完后拉我到楼上,他有个问题想问我。

他说:“人家说你得道了!别人我不讲的,因为你得道我问你。”

我说:“伯伯啊,我没有得道。”

他说:“不管,你要告诉我,什么是梦?”

把我问得愣住了,我说:“伯伯啊,你没有做过梦吗?”

“没有啊,我六十岁了,没有做过梦啊!不晓得什么叫梦,你们都说梦,好奇怪哟!”

可是他是个大好人,不是愚人。他帮人,什么好事都做,专门做好事的。

我很难对他解释,当然我引导他说现在就是梦。我说现在我们讲话很高兴,你还看着我。眼睛闭起来看不到我,我也不讲话,这个时候梦就没有了。但他好像似懂非懂。

梦在开眼闭眼之间、脑神经闭合之间,这是非常大的科学了。中国文化里有一句话叫“痴人说梦”,笨人在讲梦话。

现在我们不谈梦了,因为讲思想而讲到梦。我们的思想那么多,自己看不清楚。其实大家静坐下来,是不是知道自己思想那么多啊?譬如听一个讲座的时候,是不是知道有一个很清楚的自己在听讲座,有没有?一定有吧!当然有个知道的,那个是知性,不是思想。

如果现在我讲话,你们听到,同时你们自己也在分析这个话的道理,那思想就起了很多作用,对不对?可是你有一个知道自己在分析、知道自己在听话、知道自己在思想的这个东西,它没有动过,这个东西很清楚。

所以这个东西不需要你去用力的,不需要你去找的,你自然知道自己的思想。搞清楚了吗?起码有一两个搞清楚的吧?假如全体搞清楚了,那不得了啦。

我们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感觉的,这个是知性,它没有动过。当我们睡觉一醒过来,第一个是这个东西,那个叫“睡醒了”,很快的,第二个东西——思想来了。是不是这样?

对,就是那个东西,你把握住。

自己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这个叫妄想,也可以叫浮想。我们知道的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讲现在,现在已经没有了。

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就把握这个。前念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就看着现在。分成三段。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很空灵了。

如果你把握这个空灵,假如盘腿打坐,把握得越久越好。这个把握久了以后,你的身心、脑力、体力什么的都转变了。

问:有时候打坐会有一个灵感来,这算是妄想吗?

这也是个妄想,但是这个妄想不同。当你很宁静时,妄想也比较细小。忽然一个思想来,明白了一些事,这叫作“觉”。这个“觉”比妄想高得多了,是智慧的初步作用,在西方哲学中叫作“直觉”,也叫作“直观”。

这是好的,但是也是妄想。如果没有这个妄想,过去已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当下很空灵,没有直觉的妄想,在里面能知道的,这个叫“智慧”,叫“般若”了。

佛学里有一句话:“香象渡河,截断众流。”它比方人的思想、情绪像长江、黄河的水流一样连着的,非常大,断不了。象王叫“香象”,普通的象是两个牙齿,菩萨骑的象王有六个牙齿,也比一般的象大得多!那就是大英雄了。象王渡过急流时,不转弯走,急流力量那么大,它用身体把急流切开。所以叫“香象渡河,截断众流”。

中国人有两句俗语形容有勇气的人——“提得起,放得下”。思想也可以有勇气,我常常告诉人,借一个力量来,就说一句“去他×的”,也就没有了,切断了,这就是咒语。

要自己对心念有很大的勇气,马上放下就放下,切断。但这不是压制的,千万不能压制,不是很紧张地硬压住,那对脑神经、对身体是有妨碍的。还有个方法更清楚,一个人到最伤心的时候,痛哭一场,悲哀时大号一声,痛苦就没有了。

为什么大家喜欢跳舞?因为物质生活的压迫,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苦闷,他在跳舞时放松了,可是他没有办法把握。在唱歌跳舞的时候只是暂时忘了,一回到家还是感觉凄凉。如果他把握到放松空灵的境界,就了不起了。

你身心空灵,就会进入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你跟着音声进入,自己会流下眼泪,那个眼泪不是悲哀也不是欢喜,是自然进入宁静的世界。中国有句唐诗,叫“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是凄凉也不是悲哀,是菩萨的大悲心。“独怆然而涕下”的“独”字,是没有一切人,或者独自一个人空灵地在这里,这就是大悲的境界。

有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一个人在高山顶上或者在大沙漠里时,唱一曲,那种分外的宁静,眼泪不晓得怎么就会流下来,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无比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个部分都自然地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的都没有了。拿中文形容,就是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到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例如,古人说:“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指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但《老子》中“几于道”这几个字,并非说若水的德性,便合于道了。他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的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这是说水性至洁,从表面看,虽能藏垢纳污,其实它的本质,水净沙明,晶莹剔透,毕竟是至净至刚,而不为外物所污染。孔子的观水,却以它“逝者如斯夫”的前进,来说明光阴虽是不断地过去,却具有永恒的“不舍昼夜”的勇迈古今的精神。我们若从儒、佛、道三家的代表圣哲来看水的赞语,也正好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但《老子》中除了特别提出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之外,又一再强调,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动善时”;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老子讲了这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大准则,如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美,实在太难了。

除了历史上所标榜的尧、舜以外,几乎难得有一完人。不过,能有一项美德,也就可以树立典范而垂千古了。古今人物中,平常熟悉的,由周太王的居邠,到周文王的以百里兴;老子自己的一生,始终以周守藏史的卑职自处;吴太伯的让国避地;张子房的自求封于“留”等,都是效法“居善地”的道理。

其余也有不少的圣君名臣,宽厚优容,做到了“心善渊”。诸葛亮的三顾出山,终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是“与善仁,言善信”的楷模。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政,君臣上下,大体都有“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精神。

这是南怀瑾先生创立的太湖大学堂的规训,也是先生创立的东西精华协会会员守则,在综合《宝王三昧论》和《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的基础上予以修订。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