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探析*
姬亚楠
摘 要:微短剧是网络影视与短视频深度融合的产物,微短剧市场的繁荣,为“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微短剧在时长短、节奏快、爆点密的影视化表达中,基于空间转喻的方式,将现实场景延伸至故事空间,使现实与虚拟交织在一起,营建情感氛围,通过“视觉空间”“情感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多效联动唤醒受众的文化记忆,在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中,激发受众打卡微短剧中所呈现的旅游地的欲望。“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要多方参与共建实现价值叠加:要不断加强微短剧创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与文旅产业跨界深度融合;要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要不断拓宽文旅类微短剧传播渠道,深化微短剧赋能文旅的能力;要结合地域文化优势,科技赋能提升文旅品牌价值。
关键词:“微短剧+文旅”;文化记忆;融合发展;文旅品牌;价值叠加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2020CWX030)
网络微短剧(以下简称“微短剧”)是网络影视与短视频深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伴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以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经济体系的完善与成熟,微短剧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已达到同期电影市场规模(总票房逾549亿元)的近7成①。微短剧市场的繁荣,为围绕其衍生的系列产品的“爆火”提供了可能。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以“出圈”作品带动旅游市场持续发展。2024年4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了“网络文学IP微短剧创作扶持项目”50部,为微短剧行业提供优质的文学母本。由此可见,“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得到多方的支持与助力,成为文旅发展的新风向、新机遇,更成为依托微短剧打造“网红城市”的新策略。本文聚焦微短剧推动文旅发展的历程,分析“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契机,重点阐释文化记忆在推进“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其发展策略。
一、微短剧特点契合文旅发展的需要
何为“微短剧”?有研究者认为,“微”反映的是影视制作的轻量化特征,“短”顺应的是观众的碎片化接收信息的习惯,“剧”契合的是观众对趣味性的追求,因此“微短剧”可以理解为“迷你版”或是“微型”的影视剧。微短剧的“爆火”是融媒体时代影视生产的重大变革,正如斯坦纳·埃林森所言,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微短剧娱乐发展,嘲笑了西方的银幕行业,这些国家的上班族在上班路上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快节奏的生活衍生出人们对影视“快消品”的渴望,而微短剧以时长短、节奏快、爆点密的内容特点迅速征服手机用户,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得到精神按摩。特别是当人们穿梭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微短剧所呈现的“远方”满足了人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精神需求。
(一)“微”:微短剧的影视制作模式有助于激活文旅资源
微短剧作为网络影视与短视频深度融合的一种网络视听样态,在激活文旅资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创作周期短、市场反馈快,能够加速推动文旅资源“出圈”。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来说,微短剧行业的介入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各地纷纷各出奇招,如融入非遗项目苏扇制作流程的《一梦枕星河》,强化了“雅韵苏州”的文旅形象;又如融合“文旅+影视+穿越”的《心灵奇旅》,展示了山西地上文物大省的文旅气魄。其次,微短剧通过影视化手段,在有限的时长内完美呈现自然人文景观。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它们的独特魅力大多需要游客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微短剧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在短小精悍的故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微短剧完美地融合起来,让受众在观剧的过程中获得立体的、全方位的享受。经过影视化的塑造,文旅形象更具辨识度与亲和力。如微短剧《带你去个好地方》,以自媒体人小茅的旅行为主线,将温泉小镇、坛头村、俞源星象村、云在兮、花田美地、茶园等景点融入温情的故事叙事中,激发人们探访武义县山水人文的兴趣。最后,微短剧的多元化“微”传播渠道,便于协助文旅资源的开发。不同于常规影视作品,微短剧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如视频网站、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各类微短剧小程序等。多元化传播渠道满足了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观剧的需求,移动媒体平台经过大数据测算,做到精准投送并影响用户,为激活文旅资源带来更多的机会。此外,借助多元化传播渠道,优质的文旅类微短剧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裂变式传播,大数据将会收集用户偏好、习惯等个性化信息,了解受众对文旅的需求,进而提升、完善文旅要素。
(二)“短”:微短剧的后现代审美特征有利于点燃文旅热情
在微短剧的创作特征、制作流程、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受方式、认知功能的多重作用下,微短剧形成了其独特的后现代审美特征,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碎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的生活需求,是审美的宜人化,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刺激欲望、创造供给、满足需求的过程②;而碎片化则充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时间的碎片化、人自身的碎片化,都在无形中消解了意义、削平了深度。微短剧反映的就是人们文化消费习惯的拓展与重置:在5G、短视频、直播等技术发展带来新内容消费空间与场景的当下,人们“无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利用一个狭小的工作空间,同步进行不同的流程”[1],碎片化的时间被赋予了完整的意义。此时,与碎片化时间相匹配的具有影视化表达逻辑且时长短、节奏快、爆点密的微短剧,满足了人们对影视化内容“快看、轻看、易看”的需要。
纵观近年来较为火爆的微短剧,它们所具备的网络“爽文”特质,“满足了当下用户在现实生活高压下的快感体验与情感需求,微短剧中的故事作为一种‘替代性满足’,让用户心理在刷剧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与宣泄”[2],微短剧又以精准分类与定向推送,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受众的观剧需求,令观众无不感到“上头”。微短剧以精短的内容、轻松的情绪表达顺应了受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是在互联网文化超众传播运作下,创下一个个播放奇迹,比如,《无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等。这些微短剧无不精准捕捉到观众的情绪缺口,以爽快不内耗的“发疯文学”直击观众的生活痛点,弥补观众现实生活中的“不可为”“不能为”,达到“爽”的观剧体验。正是娱乐型的消费需求和收视诉求,使得各地在运用微短剧推动“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上有无限的可能和强烈的欲望,将文旅资源通过博眼球的视听符号传递给受众,点燃受众打卡景点的热情。
(三)“剧”:微短剧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便于活化文旅资源
“不管什么样的电影,最重要的就是与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建立起沟通对话的渠道、空间,从‘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实现共情、共鸣、共振,最终建构起‘共同体美学’。”[3]故事性能否引起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是微短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微短剧创作必须要走精品化发展路线。“精品”的“精”既得是精巧也得是精细,前者强调立意得巧,后者强调叙事得细,实现立意与叙事的完美融合。
中华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一系列青史留名的城市,将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以故事化、轻量化的方式传达给用户,激发用户以故事中的角色去体验旅游地的文化、历史和风情的兴趣,同时结合微短剧情节进行二次创作、打卡等活动,提升景点热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打卡,实现产业的良性循环。微短剧《心灵奇旅》以“历史文化的穿越”为主题,让观众随着主人公“穿梭”于北魏、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近代等多个历史时间段,通过还原历史场景来宣传山西真遗迹、真文物、真古建的文旅价值,传递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价值坚守。也正由于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入,微短剧“出圈”的同时,成功带动世遗山西、古建山西、艺术山西、红色山西、康养山西、非遗山西、民俗山西、美食山西等多类文旅品牌,赋予了山西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了山西文旅迈上新的台阶。依靠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全域旅游,西安“大唐不夜城”、洛阳“隋唐洛阳城”、开封“宋都皇城”等都成绩斐然。而当下,随着微短剧的“爆火”,如何搭上“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这辆列车,实现从线上观看到线下旅游的转化,则是各地文旅发展的新契机。
微短剧作为短视频与影视生产结合的产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微短剧的特点为“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在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重视优质的剧本创作,实现微短剧“出圈”的同时,赋予文旅发展新的内涵,打造出融影视场景、旅拍业务、文创产品、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提升城市热度,实现“一部微短剧带火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二、微短剧利用空间转喻唤醒文化记忆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遍提升,微短剧创作通过影视化表达,将现实与虚拟交织在一起,形成具有增值意义的影像场景空间,并经由空间元素之间的关联来传达特定的意义和概念。微短剧在构建的影像场景空间中,通过“视觉空间”“情感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多维叙事联动来唤醒受众的文化记忆,进而激发文旅欲望。在《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中,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个群体或社会赖以生存并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的文化总和,借由文本、文献、符号系统、媒体、各种机构以及各种活动的举办而形成的集体记忆,是利用当代人的知识、当下的视角去建构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文化样态③。反映在“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中,文化记忆承载着对接当下与过去,借助过去照亮现在的文化功能,历史和记忆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共存互生的关系,或许可以说,它构成了一种自我建构和自我论证式的封闭式循环结构:历史的书写提供了个体记忆的可能性,决定了集体记忆的背景,而记忆的传播和接续又固化了历史知识,对世人塑造某种‘被期待’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结构形成强有力的支撑”[4]。加之,微短剧以增强视觉空间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关联度,搭建情感空间以强化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效果。
回顾2023年众多现象级的“文旅出圈”,从淄博烧烤点燃夏夜,到“尔滨”火爆照亮冰雪,再到河南文旅“在线听劝”,在一波波的宣传攻势下,文旅热度一路走高,文旅价值一路飙升。作为文旅运用短视频迅速“出圈”的经典案例,它们对微短剧推动文旅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短视频成功“出圈”背后的原因在于,短视频开放性、无限性的叙事空间表达,通过多重变换的镜头语言和流畅抒情的背景音乐,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实现不同受众对视频内容的多元解读,满足受众审美情感的多重需求。现象级“文旅出圈”的背后是流量的加持。试想,失去流量密钥之后,热度靠什么维系?“文旅出圈”不能只唯“流量”,而应该挖掘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讲述好城市背后的故事,修炼“内功”,形成其独特的文化记忆,实现游客与城市在纵向时间轴上的情感呼应和价值连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是齐鲁文化,还是东北文化,抑或是中原文化,它们都拥有支撑其“持续出圈”的文化底蕴,让文化记忆赋能文旅发展,可以把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所独具的软实力发挥到极致,激发传统文化生命力以激活文化旅游价值。
微短剧是剧情化的短视频,其传播手段、吸引用户的方式、价值变现等都与短视频有着相似之处。然而,依托微短剧推动文旅发展有独特的策略,微短剧在时长短、节奏快、爆点密的影视化表达中,基于空间转喻的方式,将现实场景延伸至故事场景,搭建虚拟的叙事空间,令用户获得一种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深化用户的文化体验与情感联接。可以说,微短剧“在‘破坏’时间流的整体性的同时,也在试图‘整合’时间在日常叙事上的‘不连续节点’”[5],即在微短剧创作过程中放弃时间维度层面的连续性,着力构建叙事内容的快速推进,以此满足受众的情绪快感。比如,微短剧《胡同儿》以北京大杂院为背景,将浓郁的大杂院生活气息以及绝佳的怀旧氛围延伸至故事场景,展开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画卷。该剧成功地将“老北京”再次推入观众的视野,唤醒观众对胡同、大杂院等文化空间的记忆,激起了观众走近老北京、感受老北京文化氛围的热情。又比如,文博类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和《河姆渡的骨哨声》,成功掀起观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如何回家为主题,将观众的情绪值拉满,刺痛了观众期盼文物归家的神经,该剧的热播更是再次掀起观众打卡各地博物馆的热情。《河姆渡的骨哨声》通过对远古意境的营造,引领观众走入远古丛林,沉浸式感受河姆渡生活,并对话河姆渡先民,该剧的热播激起观众探秘中华文化无穷魅力的渴望。再比如,微短剧《韩愈来了》以韩愈在潮州任刺史时穿越到现代潮州为背景,讲述了韩愈不断融入现代社会、感受潮州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风采、享受潮州美景美食的奇妙旅程。在时空交错中展现唐人风骨、在虚实交汇中产生情感共鸣,更提升了潮州文旅品牌。此外,微短剧《我的归途有风》以乐山的非遗美食文化和地域文化成功带动了乐山文旅。微短剧《飞扬的青春》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唤醒人们对惬意田园生活的情感记忆,并将剧中的滑翔伞体验、“进士宴”、田园“剧本杀”等项目延伸至剧外,成功带火了拍摄地曹村镇的文旅。这些微短剧通过精心制作,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符号、美食美景融入剧集,将故事空间与现实空间完美融合,在影像传播中实现受众的价值认同,激发受众对拍摄地的兴趣,最终实现“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目的。
通过空间转喻唤醒文化记忆来赋能文旅,首先要明确文化记忆不可能与历史现实完全吻合的现实;其次要清楚文化记忆也并非自行生成,它是目标极为明确的记忆政策不断努力和干预的结果;最后要明白文化记忆是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有关过去的记忆现实化,从而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唯有如此,微短剧才能通过空间转喻为文旅“破壁”打开新通道。
积极培育“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其目的不仅在于通过微短剧让用户点燃旅游热情,更在于让用户通过微短剧更好更多地了解各地的人文历史,让旅游变得更有文化意义,成为放松身心的轻松之旅。“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既要着眼当下,也要放眼未来,更要立足传统;既要深谙流量密码,也要修炼内功底气,更要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与文化自信。
三、多方共建实现价值叠加
目前,“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多方参与共建,实现价值叠加。
第一,加强微短剧创作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与文旅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中,提出了8个创作方向,囊括了乡村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文旅资源、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物资源、国家文化公园资源、产业旅游和科技旅游资源、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资源、生态旅游经典景区等多种文旅资源④。在推动微短剧题材创新的同时,更要正视消费性与娱乐性带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既要重视用户的娱乐化需求,也要防止将其引向“娱乐至死”的境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走出过分通俗化与概念化的窠臼,创新性地运用文旅资源,创作出更优质的文化消费品和大众精神营养品。微短剧要善于融入其他媒介元素,形成跨媒介的叙事效果,提升受众的观影效果。在故事题材层面可囊括古装剧、现代剧、武侠剧、穿越剧、家庭伦理剧等,在艺术表现层面可囊括爱情元素、励志元素、动漫元素、游戏元素、武侠元素、悬疑元素等,增强微短剧外在叙事模式的艺术特色,满足受众对微短剧的心理期待。微短剧创作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其与文旅产业跨界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推动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相结合。2024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目前,“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承担着制定科学发展政策、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引导媒体做好文旅资源推介等重担。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有利于规范市场,推动微短剧创作,推进文旅资源融合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一味依赖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势必会影响微短剧的创作活力,甚至出现微短剧与文旅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在政府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时,最关键的是让市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力量。充分调动市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市场创新力,延伸微短剧产业链,促进文旅产业形成多维发展路径。依托微短剧介入文旅资源的优势,加速“景区+沉浸式演艺”“景区+沉浸式情景剧”“景区+沉浸式光影秀”等“景区+沉浸式”文旅模式的更新,推动“节日型演出+旅游”“民俗演出+旅游”等“传统文化+旅游”文旅模式的深入,促进“博物馆+旅游”“美术馆+旅游”等“公益项目+旅游”文旅模式的发展。唯有不断激活市场,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在市场驱动下促成各参与主体的日臻成熟,“微短剧+文旅”的融合发展才能真正进入良性互动式发展阶段。
第三,拓宽文旅类微短剧传播渠道,深化微短剧赋能文旅的能力。微短剧成长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广泛运用的融媒体时代,沿袭了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逻辑。一方面,微短剧的传播具有显著的跨平台特点,能在电脑端、移动端等多样化的社交平台中传播,可以进行分众化、差异化推广。在大数据对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下,用户被精准画像,个人喜好、品位、性格等个人信息成为二次、三次甚至多次传播的依据。另一方面,微短剧的传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能让受众与剧情、角色以及其他受众产生深度交流,数据库的应用“成为计算机时代的一个新的符号形式,一种构建自身体验和世界体验的全新方式”[6],用户的信息交流、信息互动、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欲望得到满足。多元化的观剧平台,通过对用户的精准分析、定向推送,不断培养视频平台与受众的黏连度、忠诚度。
第四,结合地域文化优势,科技赋能提升文旅品牌价值。从微短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上来看,西安“大唐不夜城”、洛阳“隋唐洛阳城”、开封“宋都皇城”都成绩斐然,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然而,从目前微短剧的发展来看,其文化传播能力有限,对旅游目的地的辐射能力较弱,难以长时间持续。因此,微短剧要摒弃单一的融合思路,拓宽融合思路,运用VR、AR技术,探索“影”“游”“文”多元联动优势,给受众以完美的视听化呈现。同时,微短剧创作要结合地域文化优势,通过对光线、构图、音效、运镜等要素的全面把控,提升创作、视觉特效、场景制作等技术水平,在知名影视文旅IP基础上进行旅游项目开发,激活影视文旅宣传的内在动力,为提升取景地的品牌认知度和曝光度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以此提升微短剧助力文旅融合传播的持久性,实现文旅品牌价值的增值。更重要的是,微短剧着力呈现并深化文化精神和审美氛围,对地标式元素赋予文化魅力,提升受众打卡旅游地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取景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同时注重开发文创等衍生产品,加大文旅服务投入,丰富文旅消费的多样性和附加值,提高游客的消费和留存率。
从微短剧赋能文旅资源的视角来看,微短剧的特征契合文旅资源发展的需要;从文旅资源转化的角度来看,文旅资源的开发、传播、推广需要微短剧这种新型产业模式的带动。微短剧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彰显了微短剧发展的巨大潜力,而且显示了融媒体时代影视生产的重大变革,人们思维方式、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由传统媒介的线性传播模式衍生的单一审美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新媒介的多元化传播模式下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审美需求不断被满足。纵观市场整体,依托微短剧打造“网红城市”,加速当地文旅“出圈”已初见成效,但“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依然面临着微短剧内容不过关、市场驱动力不足、文旅产业跨界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纵然困难重重,“文旅+”多元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微短剧+文旅”的融合发展依旧大有可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的众多历史名城,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微短剧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将文旅资源融入微短剧,激发受众打卡拍摄地的欲望与热情,推动地方文旅走出去,不仅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艾媒咨询,https://mp.weixin.qq.com/s/60rhhGxqBMjPnt1wTv
ZkIA,2023年11月22日。②前线评论员:《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前线》2021年第12期。③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http://www.nrta.gov.cn/art/2024/1/12/art_113_66599.html,2024年1月12日。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33.
[2]朱天,文怡.多元主体需求下网络微短剧热潮及未来突破[J].中国电视,2021(11):67.
[3]张经武.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J].当代电影,2021(6):33.
[4]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61.
[5]潘天波.微叙事的时间本质与意义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2):93.
[6]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M].车琳,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223.
本文发表于《中原文化研究》2024第5期,引用请以该刊为准。
学术文章投稿|zywhyj@126.com